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690字。

  2021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月考(3.17)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况《劝学》)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屈原《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可怜白发生”与雄奇壮阔的梦境对比,写梦醒后悲凉冷酷的现实处境,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同样手法写同样情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题答案】
  【答案】    ①. 吾尝跂而望矣    ②. 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 离骚    ④. 惟觉时之枕席    ⑤. 失向来之烟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跂”“犹”“惟”“枕”。
  2. 按要求选择。
  (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同学们在家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对联社的同学引名联以共勉,其中最恰当的一联是(   )
  A. 虽有此不乐,既来之则安之。
  B. 厚性情,薄嗜欲;直心思,曲文章。
  C. 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
  D. 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大楼”不能取代“大师”,这是目前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我想补充的是,“学问”不等于“精神”,           。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        ,还得看          。       。过去常说“教书育人”,不是没道理的。
  ①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
  ②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③办大学,必须有超越技术层面的考虑
  ④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
  A. ③①②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①②
  【2~3题答案】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之准确、得体能力。
  A.“虽有此不乐,既来之则安”的意思泛指:虽然有这样不快乐的事,但既然来了就安心吧。后半句和题干“积极学习”不相符。
  B.“厚性情,薄嗜欲;直心思,曲文章”的意思是:性情要忠厚宽容,节制自己的嗜好欲望,做人贵在耿直善良;作诗文贵在曲折有致。这是讲做人的。
  C.“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的意思是:看尽天下奇特的景观,不如读
  二 阅读 7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学的个人经验与“他者”
  格非
  ①什么是“他者”?学理论肯定知道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所谓的“现象学的还原”。“他者”是一个哲学概念,但是我不打算从哲学史给大家描述从康德到胡塞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