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80字。
琵琶行并序
一、教学背景
本课文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教材,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可感觉难以捕捉,而诗人却将这种抽象的艺术通过语言的魅力表现得形象可感,因而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同时还要理解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琵琶行》是一篇情感充沛的美文,通过诵读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语言美。
二、教学目标
学习音乐描写的方法,并揣摩音乐描写中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雨果
(二)、品读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一闻琵琶邀相见(第1段),再闻琵琶诉沦落(第2段),三闻琵琶青衫湿(第5段)
1. 一闻琵琶邀相见
(第1段):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学生读第1段)
虽未说明,但可从两人当时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枫叶荻花秋瑟瑟”之际,显然是借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醉不成欢惨将别”将主、客的情绪受到融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2.再闻琵琶诉沦落
合作讨论、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写出了乐声的什么特征?音乐旋律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层导读第2、5段)
(1)、善用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好处:将抽象的音乐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音乐旋律/琵琶女情感:粗重深沉(孤单凄凉)-婉转流畅(欢快愉悦)-激越雄壮(愤懑不平)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好处: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①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