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00字。
课题 《归园田居》其一 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同学们了解时代背景及魏晋风流,了解陶渊明其人其事其诗,特别是其田园诗的特色及常用艺术手法,培养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按由知人论世到解题知意再到学习写法的步骤去鉴赏一首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同学们高雅的精神追求和独立的人格境界,从而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难点 重点 分析诗句,归纳形象,理解并背诵诗歌。
难点 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具 多媒体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把最朴实的情感通过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是不折不扣的精神贵族,他在不经意间抵达了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他的诗是良药,可以清热解毒醒脑。有人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有人称他为“千年隐逸之宗”,因为对他来说“房前屋后皆风景,一草一木亦关情”
探:
作者简介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陶渊明>
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看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陶渊明是怎样的的一个人?>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他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125首,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几次做官,都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他几次辞官,又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田园诗歌和那个景色优美、风俗淳朴的“世外桃源”)
也正是在东晋这样复杂的环境中,陶渊明走出了官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