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90字。

  语文海里泛轻舟 古诗苑中“品”诗情
  ——《古诗苑漫步》成果展示课
  一、教材与课标解读
  本次综合性学习编于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选编了《诗经》中具有代表性的两首古诗《关雎》与《蒹葭》,且本单元的单元目标主要有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另外,在《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11版)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以其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征赋予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新的生命力。” 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应该致力于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认同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完成由注重学习结果到注重学习过程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与考情分析
  学情方面,首先,本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初中语文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基本具备理解诗歌内容与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但独立理解与鉴赏不得法,能力较为薄弱。其次,同学们陷入诗歌学习只应付考试的死胡同,而缺乏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最后,教材指出,同学们应该具备一定的诵读能力,本班同学在这方面也需要加强。考情方面,随着中考语文试卷的改革,对学生的课外古诗积累量和鉴赏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阅读古诗的面要广,鉴赏要有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
  因此,根据对教材与课标的解读、基于对学情与考情的分析,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小组成员讨论确定诗歌专题,围绕专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辑录成册。运用恰当的诗歌鉴赏方法理解、品析古诗,不断提升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借助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从而引发学生对古代诗歌文学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从体悟诗情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诵读能力与诵读欣赏水平;
  4.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
  2.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从体悟诗情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诵读能力与诵读欣赏水平。
  五、课前准备
  1.学生自愿组合,在组长带领下,各组员通力合作,完成一本诗集的辑录工作,并推举一人展示诗集;
  2.各小组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展示诗歌。
  六、教学过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