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30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堂实录
  师:当年有个叫公明仪的人,他给一头牛弹了一首高雅的曲子,那头牛却不为所动。从此,成语对牛弹琴中“牛”就是指不懂审美的人。我们语文学习中经常会讨论审美问题,各位可别做不懂审美的“牛”。生活中还真有不懂审美的人,不信?咱一起走进课文《驱遣我们的想象》。齐读文常
  生:齐读了解作者简介
  (幻灯片一)
  师:同学们请你浏览一遍,看看文章写了什么?再找一找,文中有那只“牛”的影子吗?
  生阅读勾画。(幻灯片二)
  师:找到了几只“牛”呢?请这位同学说说看!
  生:第8自然段。“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就不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
  师:好一头不懂审美的“牛”,另外一只牛在哪呀?
  生:第11自然段倒数第4行。“或者进一步追问:到暴风雨将要来的时候,人忧惧着生产方面的损失以及人事方面的阻碍,不是更要感到不安吗?为什么抛开人不说,却去说一些无关紧要的鸟儿?”
  师:大家敏锐地抓住了那两只不懂审美的“牛”。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不懂审美的人啊?
  生:对比。
  师:那就是说。有懂审美的!懂审美,应该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概括一下,这些话都在讲什么?
  生阅读概括。
  师:第8段后面所写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它说的是“给‘孤烟’加个‘直’字,或者给‘落日’加个‘圆’字”,是凸显寂静的境界,“和那阔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有画面感。
  师:构成通体的一致的一幅美丽的图画。把关键词句说出来。
  生:把文章内容化成了一幅图画。
  师:与那只“牛”对比,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深入文章意境的方法。第12、13段呢?(生讨论)“这当儿,就仿佛看到了聚集的阴云、耀眼的闪电,以及汹涌的波浪”,谁看到了?“就仿佛听见了震耳的雷声”,谁听见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