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350字。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全卷四个答题,26个小题,共8页)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恁地(nèn) 腌臜(ā) 炊烟(chuī) 恹恹欲睡(yān)
  B.隐晦(huì) 嗤笑(chī) 斡旋(wò) 一气呵成(hē)
  C.猪獾(huān) 拜谒(yè) 霎时(shà) 哗众取宠(huá)
  D.阔绰(chuò) 停滞(dài) 聪颖(yǐng) 味同嚼蜡(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骤然 虔诚 如坐针毡 望眼欲川
  B.糟蹋 枷锁 潜孳暗长 大发雷霆
  C.浩劫 诬蔑 根深蒂固 人情世故
  D.掂量 熏陶 李代桃僵 交头接耳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言所以达意,______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______,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______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______,才能引起美感。
  A.然而 瞬息万变 断续 尽美尽善
  B.然而 风云变幻 陆续 十全十美
  C.所以 瞬息万变 陆续 十全十美
  D.所以 风云变幻 断续 尽善尽美
  4.对下列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之所以这么喜欢古典文学,是由于从小在爷爷身边耳濡目染的结果。(“是由于……的结果”句式杂糅)
  B.冬奥人造雪赛道从建造、设计到完工,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中国的智慧。(“体现……智慧”动宾不当)
  C.在丽江,束河古镇、玉龙雪山、白马龙潭寺等都是大家喜欢去的名胜古迹。(归类不当,玉龙雪山不是古迹。)
  D.在这次研讨会上,几个学校的领导着重讨论了“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次中考的相关问题。(“几个学校的领导”产生歧义。)
  5.把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民国时期,梁漱溟先生到北京大学任教,讲授哲学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应该从自己做起,而不是要求别人,寄希望于别人。
  ①梁漱溟帮学生分析了原因后,推荐了几本书给那个学生。
  ②一段时间后,学生又找到梁漱溟,苦着脸说他与室友之间的关系仍旧没改善。
  ③梁漱溟问他有没有看了那几本书,那学生说自己把那几本书送给室友了。
  ④一日课后,一名学生找到梁漱溟谈心,他说自己最近很苦恼,因为室友经常与他发生争吵。
  ⑤梁漱溟听后摇着头说,这大概就是他们关系没改善的原因。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④①②③⑤ D.④①③⑤②
  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教学相长”出自《礼记》,“一鼓作气”出自《论语》。
  B.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贺敬之的《回延安》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D.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我为什么而活着》。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宛在水中沚。(《蒹葭》)
  (3)此中有真意,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水击三千里,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5)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从视觉和听觉写出了潼关之险要。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明自己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8~12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根据要求,完成8~9题。
  材料一: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分析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特征。报告引用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较去年同期增加4145万,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从一出现就遭受争议的网咯文的“洪荒之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