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7张,教案约4030字。
《爱莲说》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实词与“之”字的含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莲”的整体形象,领悟物象的象征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君子之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莲”的整体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君子品性。
三、过程与方法:
根据语文《课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这次教学设计力图在学习目标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认识一个新朋友,说他是新朋友,其实他是老朋友,因为他比你们大900多岁,他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非常荣幸的是,他还是我们的老乡,湖南道县人,他勤政爱民,公正廉洁,他不慕名利,志向高洁,他就是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宋朝,去拜访周老先生。
现在,我们来到了宋朝,来到了濂溪先生在南康府署旁的莲花池。莲花可是濂溪先生的最爱,他不但带属下在府署旁挖了一个莲花池,而且写下了传世名篇《爱莲说》。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绝世佳作。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 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汉族,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世称濂溪先生。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