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80字。

  黔东南州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池畦(qí)        莅临(lì)        草垛(duǒ)
  B.酝酿(liáng)  黄晕(yùn) 贮蓄(zhù)
  C.棱镜(líng)     粗犷(guǎng) 窠巢(cháo)     
  D.花苞(bāo)      竦峙(sǒng)         静谧(m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静谧:安宁     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相委而去:舍去
  B.干涸:水干      不毛之地:毛发 躇步跐蹈:走
  C.径去:径直      人迹罕至:足迹       随声附合:和好
  D.蜷伏:身体弯曲  哆哆逼人:使人惊奇的声音   力不瑕供: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票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B. 针对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贸易保护政策,中国有必要给予坚决的反击。
  C. 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语文,参加作文比赛,咱们各得其所。
  D. 机敏的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线索。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和他是朋友”“在后边”“关于这事”。(分析:“和”“在”“关于”都是介词)
  B.当老师宣布冬季运动会开幕时,激动的心情使我的脸红得发紫。(分析:“冬季运动会”“红得发紫”分别是偏正短语和补充短语。)
  C.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她歌唱。(分析: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
  辞手法。)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分析:句子主干是“幸福是感受”。)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在一个山谷中间,有一个绿幽幽的深潭,山的两边有苍翠的树木和奇丽的花草。井里的泉水清幽幽,能照得见井旁的树木和花草,,它们一见到这个美丽的水井,就想到里面去找鱼虾,这不是鱼塘,这是仰阿莎出生的地方。她就要出世了,你们快走,谁敢动她一棣毫毛,我就要叫它尸骨不归家!”。!
  ①气得看守水井的地神跳起来吼道:“呸!你们到这里来干什么?
  ②她是贵州版的“刘三姐”,她是苗族版的“阿诗玛”!
  ③就这样热情奔放的苗族姑娘诞生了。
  ④有一天,从东方飞来一群鹭鸶,从西方飞来一群水鸭。
  A. ④①③②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呢?
  B.“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C.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剑河温泉…等都是贵州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
  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开篇的第一句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D.《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
  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二、古诗文阅读(32分,共6小题)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①虞(yú)人:掌管山泽的官。 ②焉之:去哪里。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与友期行(动词,约定)                B.下车引之(助词,无实意)
  C.乃往(连词,于是)                    D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