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10字。
初三语文中考考前强化练习三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躬耕南阳时淡泊名利志趣的句子是:
“ , 。”
⑥《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 。”
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6分)
乡土,承载( ① )着一个人最深的依恋。江南祖屋,临街缘河,轩窗盈翠,河港波暖,这幅水乡风情画氤氲在无数无锡人心头。无锡,充满温情和水,这座与水结缘的城市,是因水催生出的美丽家园。烟波浩渺的太湖水,在日月照耀下熠熠生辉,春日,鼋头渚樱花盛开,碧波荡漾,游人纷至tà( ② )来,趋之若鹜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它流淌着古今航运的传奇,遥想在明清漕运d??ng( ③ )盛时期,它更是带动了无锡经济的繁荣。历史眷顾无锡,未来属于无锡。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①承载________ ②纷至tà______来 ③d??ng________盛
(2)文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下列词语恰当的是(3分) ( )
A.浮光掠影 B.争先恐后 C.眼花缭乱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卫夫人教授王羲之书法,她认为:点如“高峰坠石”,让人理解;横如“”,让人领悟;竖如“”,让人知道。书法之美,一直是与生命相通的!
①强韧和坚持 ②万岁枯藤 ③重量与速度 ④千里阵云 ⑤开阔的胸怀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①②⑤ C.⑤②①④③ D.③④⑤②①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古人作品集命名的方式很多,如《李太白全集》是以“字”命名,《范文正公集》是以“谥号”命名,《柳河东集》是以“地名”命名,《王右丞集》是以“官职”命名。
B.《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等成语就出自其中。
C.《变色龙》和《我的叔叔于勒》都是世界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分别出自俄国作家契诃夫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我们学过的《陈涉世家》选自该书。
5.语文综合性活动(7分)
初三年级将要举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古诗词的掌握情况,年级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从以下的一份问卷调查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2分)
A.你积累古诗词的原因是什么?答:为了应付考试。
B.你背诵积累古诗词的效果怎样?答:会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
C.你是否经常主动积累古诗词名句?答:在老师提醒下积累。
D.在解答古诗词赏析过程中,你遇到怎样的困难?答:理解题意。
E.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积累诵读古诗词?答:老师要求。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对联。请你根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补出横线处的对联。(2分)
上联:戎马关山,______________;
下联:江湖廊庙,瘁心忧国范希文。
(3)2022年清明前夕,小明在晚上突然接到了停课通知,他也因这突如其来的疫情被封在家里,心里充满了恐慌和担忧。作为他的好友,你用下列哪一项中的诗句安慰鼓励他最为合适?(3分)( )
A.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阅读与赏析(63分)
(一)(10分)
(1)专题研究是对名著进行深度阅读的重要方法,你所在的阅读小组以“名著中的信仰”为专题,对课内必读的12本名著进行了专题探究。请你仿照示例,补全“信仰”的内涵或相关情节,帮助小组完善研究记录卡片。(4分)
示例:信仰是坚持到底的力量(内涵):《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朱德等革命先驱不屈不挠,努力把中国带向光明(情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