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790字。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 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抑扬顿cuò( )的讲话引起广泛反响。大家认为,总书记对斗争精神的论述,振聋发kuì( ), 意义深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安宁、远离杀1ù( )的时代。
①抑扬顿cuò( ) ②振聋发kuì( ) ③杀1ù( )
【1题答案】
【答案】 ①. 挫 ②. 聩 ③. 戮
【解析】
【详解】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悦耳。
振聋发聩: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杀戮:指大量杀害,大规模地屠杀。
书写时注意细节笔画,“挫”的两横,上短下长;“戮”和“戳”要区分开。
2.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③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④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⑦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题答案】
【答案】 ①. 老骥伏枥 ②. 岂不罹凝寒 ③. 山山唯落晖 ④. 月下飞天镜 ⑤.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⑥. 经纶世务者 ⑦. 日暮乡关何处是 ⑧. 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骥、枥、罹、唯、落、晖、燕、纶”等字词容易写错。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 听了老师严肃的批评,他表面上正襟危坐着,内心却翻波涌浪不是滋味。
C. 路边一位老艺人入木三分的微雕技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引发了人们的赞叹。
D. 当改革 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沧海一粟: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符合语境,正确。
B.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符合语境,正确。
C.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使用对象错误,不符合语境。
D.摧枯拉朽:摧毁枯草朽木。形容气势盛大,对方不堪一击。符合语境,正确。
故选C。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专家提醒我们,在使用微波炉时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盲目乱用。
B. 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事迹,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
C.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为我们揭示了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更为我们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4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B.搭配不当,可把“事迹”改为“身影”;
C.语序不当,将“揭示了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与“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位置互换;
D.主语残缺,可去掉“在……中”;
故选A。
5.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般说来,律诗的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B.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宋朝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