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6题,约12790字。

  机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4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 8 页,共五道大题,共 16 道小题。第 2、3、4、5、 6、8、9、12、13、14 小题,必须用 2B 铅笔作答,其余小题必 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 收回。
  一、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1.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分)
  古往今来,奔流不息、浩浩汤汤的江水引发了众多诗人的诗情。面对江水,曹操对酒当歌,表达“周公吐哺,_________”的豪情壮志;苏轼看到“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的江景,发出“江山如画”的由衷赞叹;李煜则以“问君能有几多愁,              ”,抒发无尽的亡国之苦。
  【答案】天下归心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恰”。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王维通晓诗书音画。苏轼称他的艺术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他精于禅宗佛理,有“诗佛”之称。
  B.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都属于古体诗,这种诗体押韵自由,对仗、平仄不拘,字数、句数不限。
  C.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的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D.一月中有的日子有特定名称,比如农历每月的初一叫“晦”,每月的十五叫“望”,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朔”。
  3.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与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巳矣。”子曰:“食夫稻, 农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A.宰我认为,守丧三年,时间过长,应该缩短为一年,从而使君子更好地为礼与为乐。
  B.孔子没有直接反对宰我提出的重新制定守丧的时间的看法,而是先问其“安心”否。
  C.君子守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这大多是内心忧伤、思念所致。
  D.孔子认为宰我没有念及父母抚养自己的艰辛而擅自停止守丧,这是不仁的行为。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阅读《劝学》,完成 4-7 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