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例题和练习,约8310字。
8语言的综合运用
[知识网络]
随着语文课程的开放和外延的扩展,生活更多地走进了课堂,也渗入了学生的考试中,而广告、标语、对联等生活中常见的语言形式也更多地受到了师生们的关注,广告虽然首先是一种商业推销手段,但它同样也是一种文化。在广告中,语言是为商品而存在的,商品的多样性决定了语言风格的多样化。而标语则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提示、警告、劝戒等作用,其语言精洁凝练。对联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形式,它讲究平仄对仗。在这些语言形式的表达上,用的较多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设问、排比、夸张、双关、引用、对偶等。图文转换题则是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考场回声]
近年各地中考试卷中对广告、标语、对联、图文转换题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直接根据所提供的情景或要求撰写广告、标语或对联;②对生活中的广告进行点评;③指出错误并修改具体的广告、标语或对联;④根据所给条件将对联补充完整;⑤理解广告或标语的言外之意;⑥将所给图形、数据表格等按要求用文字表达出来。如:
2004 淮安卷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古楚淮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洪泽湖、大运河等自然景观;有关天培、周恩来等历史名人;《西游记》在这里诞生,淮扬菜从这里扬名……现在,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对出下联。下联的内容要能反映淮安地方特色。(3分)
①大运河源远流长
②周恩来高风亮节垂青史
③古楚文化名扬四海
上联:
下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语言完成对联的能力。这道题同样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要求学生平时能关注平时的生活空间,如对洪泽湖、大运河等自然景观的领略,对关天培、周恩来等人文历史的关注,还有对诸如淮扬菜之类的风俗人情的了解等等。同时学生要能对所给的三个上联作出分析,如对其结构的划分:①大运河/源远流长②周恩来/高风亮节/垂/青史
③古楚/文化/名扬/四海,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个及写出与之对仗的下联。
答案举例:如 ①洪泽湖烟波浩渺 第一山峰奇景秀 ②关天培铁血雄心报中华 吴承恩呕心沥血著西游 ③淮扬美食香飘九州
2002年 青海
看了下面这句广告语,你想到了什么?(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字数限在20个以内。
凡向鳄鱼池内投掷物品者必须自己拣回。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可从多方面联想、叙写:(1)可从广告词本身的含义、创意、评价方面谈;(2)可以联想到社会公德方面;(3)可从环保方面谈;(4)可以写一个小故事,记录见闻等。只要能扣住这则广告词的内容或中心意思来写,中心明确,语言通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