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0210字,答案扫描。
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至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推崇哲学的民族。冯友兰先生曾经指出:“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中华民族对哲学的推崇是全民性的,并且是以伦理学作为核心的。中国的“哲学发蒙”本质上是伦理思想教育或道德价值观念教育。
中国人具有崇尚伦理的悠久传统,历来主张以伦理引导人类生存、将伦理转化为道德、以道德规范规约社会生活,强调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人们普遍以弘扬伦理为美、为真、为善,以背离伦理为丑、为假、为恶。
中国传统社会作为伦理型社会的现实通过道德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中国人
最重视道德教育.坚持“道德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并且付诸落实。因此,几乎每一个人从小就会受到比较系统的道德教育,并且会掌握比较系统的伦理话语体系。在中国,很多人知道“岳母刺字”等经典道德故事,能够熟练地引用《周易》《论语》《老子》《孟子》等经典中的自强不息、厚德栽物、仁者爱人、天下大同、上善若水、恻隐之心等伦理术语。
中国人普遍喜欢从“伦理”的角度来观察和谈论生活。在传统社会,道德生活就是合乎伦理的生活。人们可以对政治、宗教、文艺生活采取超然的态度,但对伦理和道德却历来高度重视。遵循伦理的规范性要求,过有道德修养的生活,人们普遍信奉这样的道德信念:人无德不立,目无德不兴。
中国道德语言既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建构者。中国道德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记忆、道德语言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庞大体系。中国道德语言借助文字、词语、语法、修辞等形式将道德文化表达出来,使它内含的伦理意义变成可以言说、交流、解释、理解的东西。没有道德语言的建构作用,道德文化只能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事实上,道德文化是历史的、现实的,并且具有未来的发展空间,其历史实在性、现实实在性和未来实在性都需要借助道德语言来建构。
当然,中国道德文化对中国道德语言也发挥着同等重要的建构作用。中国道德文化是中国道德语言旨在表达的内容,如果没有道德文化提供的具体内容,中国道德语言就没有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道德语言与中国道德文化的关系本质上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在如何认识中国道德语言与中国道德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的观点。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文质彬彬”之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予借助“君子”概念来论述“文”与“质”的关系。所谓“文”,是指一个人说话、写作的文采;所谓“质”,是指一个人说话、写作的内容。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说话、写作的内容超过他表达它们的文采,就会显得不足;而如果一个人说话、写作的文采超过他想表达的内容,就会显得浮夸。他显然想强调,“文”与“质”般配才是最好的。中国道德语言与中国道德文化之间应该是“文质彬彬”的关系状态。
中国道德语言是具有巨大魅力的道德语言形态,这是因为它表达的内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中国道德文化是具有巨大魅力的观念形态,这是因为它的表达形式是特别具有解释力、说服力、感染力的道德语言。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的有机结合,演奏出既有美的意境又有善的意蕴的二重奏。中华民族历来追求美善合一的生存方式。我们创造了美的道德语言,并且用它来表达我们向善、求善、行善的道德生活,从而谱写了别具一格、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一部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是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历史。
(摘编自向玉乔《中国道德语言的价值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中哲学十分重要,其所占的地位与宗教的地位不相上下。
B.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语言的地位通过伦理型社会的现实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C.在传统社会,道德生活就是合乎伦理的生活,而现在人们对伦理和道德不重视。
D.孔子认为,一个人说话和写作的内容应与表达内容的文采般配,应避免浮夸或小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中国人崇尚哲学和伦理引出中国道德语言,阐述了中国道德语言既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建构者的观点。
B.文章运用例证法,列举很多人知道“岳母刺字”的故事和熟练引用经典中伦理术语的例子,论证了国人喜欢传统文化的观点。
C.文章引用孔子的“文质彬彬”并进行了诠释,用“文”与“质”的般配关系来阐述中国道德语言号中国道德文化之间的关系。
D.文章结尾总结了中国道德语言和中国道德文化具有巨大魅力的原因,指出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对哲学的推崇是以伦理学作为核心的,主张用伦理引导人类生存、把伦理转化为道德、用道德规范规约社会生活。
B.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不一定在意政治、宗教、文艺生活,却高度重视伦理和道德,过有道德修养的生活。
C.中国道德语言借助文字、语法、修辞等形式将道德文化表达出来,没有道德语言的建构作用,道德文化就会消失。
D.中国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有机结合,用美的道德语言表达善的道德生活,让中华民族道 德生活史别具一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材料一:
跨界融合之所以成为中国纪录片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国内文化消费市场的扩客提质。一方面,用户基数的扩大必然导致用户需求的多元,从而要求市场供给多元的纪录片,推动了纪录片的“跨界出圈”;另一方面,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垒社会的文化议题、娱乐方式、审美旨趣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时,相对位于更高层次、拥有更高品质的纪录片促成为百姓文化消费升级的优先选择之一。夸天的纪录片已经不是一种小众的、高冷严肃的艺术体裁,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大众的、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产生出巨大的跨界影响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