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10字。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指导:描写技巧与抒情技巧
一、描写技巧
描写手法——白描、细节描写、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对比、烘托、渲染、联想、想象、通感等
描写角度——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描写方位——远近高低、上下左右
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方位,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二、抒情技巧
1、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咏怀、咏史怀古)。
(一)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
(二)间接抒情
1.咏物言志 山川河岳、花鸟草虫,都可成为诗人借助的对象。作者一般要描述所借助事物的突出特点,而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这种突出特点之中,可以说,作者的志,就在物的特点与作者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2.借景抒情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
3.即事感怀 在赏析咏怀诗“抒怀”的特点时,首先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事”和“怀”结合紧密、自然熨贴。
4.怀古咏史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