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880字。
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姑先说欣赏自然美。比如,我在欣赏一棵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类似联想,我心中便隐约觉到清风亮节所常伴着我的情感。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
再说欣赏艺术美,比如说听音乐。我们常觉得某种乐调快活,某种乐调悲伤,这也是由于移情作用。音乐的命脉在节奏,听者心中自起一种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平行。这种或高低或缓急的节奏,于听者心中感觉一种欢欣鼓舞或是抑郁凄恻的情调。
再比如说书法。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我看赵孟頫的字时,仿佛对着临风荡漾的柳条,不知不觉地展颐摆腰,全身的筋肉都松懈起来,模仿它的秀媚。从心理学看,这本来不是奇事。凡是观念都有实现于运动的倾向。在美感经验之中,注意力都是集中在一个意象上面,所以极容易起模仿的运动。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这仍然是移情作用。从一草一木之中见出生气和人情以至于极玄奥的泛神主义,深浅程度虽有不同,道理却是一样。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中的文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材料二:
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小已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
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做“移人之情”或“移我情”。《舟还长沙》说:“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溶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在这里是那夕照的红和十二珠帘的具有节奏与和谐的形象。
这节奏,这旋律,这和谐等等,它们是离不开生命的表现,它们不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深刻意义的具体形象。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所以诗人艾里略说:“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这里就是“美”,就是美感所受的具体对象。它是通过美感来摄取的美,而不是美感的主观的心理活动自身。就像物质的内容结构和规律是抽象思维所摄取的,但自身却不是抽象思维而是具体事物。所以,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见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美”也是如此。捷克诗人里尔克在许许多多的事物里、经验里,去踪迹诗,去发见美,多么艰辛的劳动呀!他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现在我们也就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我情”;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世界”。
“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文章《美从何处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移情作用是一种普遍的经验,将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具有了同样的情感。
B. 美感经验中常常含有移情作用,不仅由我及物,而且由物及我,二者是联系的,也是矛盾的。
C. “移我情”就是改造我们的感情,移动方向,把美的形象如实地反映到心里来,进而能够发现美。
D. “移世界”就是通过改变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成为美的对象,这是促成美的形象涌现的条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列举陶渊明与林和靖的事例,说明移情能推己及物,使物具有与人同样的情感。
B. 移情离不开神秘主义,它让宇宙有了生气与人情,没有移情就没有艺术与宗教。
C. “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是说只要有主观 欣赏,就会在心内找到美。
D. 诗人艾里略认为,诗歌是通过美感来摄取 美,表明的观点是内容要大于形式。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在寻常事物中见出不寻常意义”的移情作用的一项是( )
A.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C.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D.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 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了移情,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5.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湖湘印记
刘杏华
(一)橘子洲 你见过吹拂千万年的风,也见过流淌千万年的水,更见过漫山的老叶新枝青了又红,红了又青。你清晰地知道,你就是守望湘水的航标,清清浅浅的江水,从古至今,一路流淌着花鼓调的欢歌,也流淌放排汉子粗犷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