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6280字。
周口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押题卷一
语文试卷
时间:2022.05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虽然“生态美学”并不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但正如蒙培元先生提出的观点:“中国哲学是深层次的生态哲学。”我国生态美学贯穿于古典哲学中,与儒释道三家思想相生相伴,始终影响着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生态美学观在哲学上主要体现在对“生”的探究与重视上。儒家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应远离对虚妄无形的神灵鬼怪的探索,而将重点放在“生”之事上。孔子也曾言“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些都体现了儒家重生、贵生的态度。儒家“不违农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观点便展现出在“人之生”的基础上对“自然之生”的爱护和尊重,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道家则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明万物生于天道的过程,同时道家的“道法自然”“道为天下母”及“万物齐一”等观点也表现出尊重自然、爱护众生的理念。佛家的“轮回转世”“众生平等”等观点则体现出对生的无限渴望以及对自然万物生存状态的尊重。
中西方生态美学发展侧重点不同,有着“生态”与“环境”之辨。西方偏重于发展环境美学,将环境作为区别于人的一种背景、围绕物看待,这便有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我国则重点发展生态美学,“生态’一词本身便将人包含干自然之中,人与万物在自然生态中和谐共生,消解了主客二分,也符合我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根本精神。此外,西方的生态美学在阐释我国传统艺术时存在理论不适用的情况。我国传统生态美学观在绘画、音乐、诗学以及建筑领域均有体现,而其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很难用西方理论进行阐发。例如在音乐理论方面,中西方音乐理论都强调音乐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便提出“音乐的和谐体现了宇宙万物的本原”。由于我国的音乐理论与古典哲学联系密切,《乐论》中往往涉及“天”“和”“性”等概念,例如《礼记•乐记》中提出“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乐论》认为“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这些理论体现了我国古典音乐观中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生态观念。但其中的特有概念和深层内涵很难用西方环境美学理论加以解读。因此需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话语体系,对传统哲学中的生态美学观点进行阐释。
我国古典折学中丰厚的生态美学观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为当前构建中国生态美学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资源,这是我国发展生态美学的一个特有优势“生生美学”的成功阐发便体现了这一点。“生生美学”作为一种生命美学是我国传统的生态存在论美学,与当前西方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具有相通之处。“生生美学”关注生命的创生、保育、流变,包含着天人合一、天人共生的理念。此外,传统生生美学向人提出了爱护自然保持仁爱之心的要求,从德的角度展现了贵生的思想。
建设反映新时代生态文明需求的生态美学话语体系,我们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生态美学思想的同时,
还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其持续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实现中华传统生态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摘编自胡友峰《生态美学立论的深厚渊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轮回转世”“众生平等”等观点体现出佛家对生的渴望以及生命高于一切的观点。
B.西方的环境美学将环境区别于人看待,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
C.我国古典哲学为构建中国生态美学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资源,这是我国发展生态美学的一大优势。
D.“生生美学”包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故而在道德层面展现出贵生的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首先引用蒙培元对于中国哲学的论断,然后肯定了中国生态美学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B.文章以《乐论》蕴含了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生态观念为例,旨在论证我国音乐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的特点。
C.文章将中西方生态美学发展的侧重点进行了比较,指出它们主要的差异点在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
D.文章通过对中国生态美学的哲学思想与发展的阐述,论证当下研究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不违农时”“钓而不纲”等观点与道家的“道法自然”“万物齐一”等观点,虽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也有同一性,即体现了“重生”的思想。
B.西方生态美学偏重于发展环境美学,将环境看作区别于人的背景、围绕物,且难以适用于我国传统艺术理论的阐释,尤其是传统生态美学。
C.“生生美学”是我国传统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同时又与当前西方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具有相通之处,实现了中西方生态美学的完美融合。
D.我国当前的生态美学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生态美学之中,但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生态美学的发展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国所采取的防护策略和具体措施,是基干它的防控理念。
中国的防控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自从疫情出现以来,一直在坚持动态清零,而且在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可以说我们保护了人民免受所谓通过群体免疫、自然免疫这种自然感染的方式来遭受疾病的危害。我们主要是通过主动的疫苗免疫来增强抵抗力,来构建免疫屏障。
但是从国际上来看,一些国家选择“躺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