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2850字。
2021-2022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段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下册(1至4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传统艺术热逐渐升温,习琴者日渐增多,这是好事。与此同时,人们也普遍存在着对古琴的“误读”,即认为古琴是一种表演性乐器,需要登台演出。其实在古代,弹琴不仅是娱乐,更是人们借以修身养性、陶冶精神的生活方式。因此古代社会对弹琴人要求很高:除要求演奏者具有高超演奏技巧外,还要具备高度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
以古琴演奏动作来说,要求“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用力不觉”,与太极拳、传统书画异曲同工,看上去儒雅、简静、柔和,实则内里蕴含强大爆发力。如果弹琴动作幅度大,或许看起来“神采飞扬”,实则犯了弹琴五病中的“走作猖狂”,背离古琴文化意蕴。
从古琴音乐特质来说,最重要的是其“静美”之质。古琴音量不大,但声音坚实、有厚度,犹如古代的磬或编钟,具有“金石之声”,散音厚实,按音悠长,音质内敛。当前的古琴演奏会,尤其是古琴与交响乐队合作时,人们经常给古琴加上扩音技术,这也是对古琴音质特性的背离。历史上,最早提出古琴“性极静”的是嵇康。崔遵度在《琴笺》中也提出“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审美思想。这份清净恬淡正是古琴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的特性,追求“真空妙有”,追求更深远的思想空间与艺术境界。
古琴在当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习琴者与传统文化及传统技法的割裂。琴自古与文人联系在一起,孔子当年在杏坛教学时就弦歌不辍。清代徐祺进而将琴曲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心、养心。悦耳易懂,而理解悦心进而养心的作品则需具备一定儒、道、禅传统文化积累。禅宗对古琴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宋代,虞山派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说,“明心见性”是琴至高境界,其可贵之处在于将禅宗理念与古琴美学结合,从而使古琴音乐相对此前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得更为细腻、深刻,意境营造也更为形象化且富于哲理:讲究阴阳和合、天地人谐和。比如《山居吟》一曲,描写的就是一个人住在山上,以天地为家,以河流为腰带,以高山为屏障,人完全跟自然、天地、宇宙融合为一,传递出精神世界的豁达、开阔和高洁。
因此,要真正理解古琴,就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悦耳动听,还要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琴曲哲理意蕴有所领悟。相应地,要真正弹好古琴,应该追求技、艺、道三者合一。追求琴道不是可以忽略技巧,而是要在掌握扎实演奏技巧、充分表现古琴音乐艺术性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如是,古琴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才有真正根脉延续,才有强健艺术生命力。
(摘编自吴钊《古琴之美在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古琴,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一些学琴的人以登台演出为学习目的,就是荒谬的事情了。
B.和其他音乐相比,古琴追求的是“真空妙有”,以其音量不大但坚实有厚度的乐声显现出清净恬淡。
C.禅宗自从在宋代进入我国后,就对古琴音乐产生了影响,徐上瀛认为琴之至高境界是“明心见性”就是明证。
D.要真正理解古琴,不能追求悦耳动听,追求技巧,而要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琴曲哲理意蕴有所领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从指出当代人对古琴的“误读”这一社会现象出发,进而鲜明地亮出观点,最后点出古代社会对弹琴人的要求。
B.文章主体部分从古琴的演奏动作、音乐特质以及在当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三方面论述了古琴之美和文化的关系,三者是并列关系。
C.文中以对《山居吟》曲子描写的内容及传递出的信息这一事实论据的剖析,有力地论证了禅宗理论对古琴音乐的影响。
D.文章的结尾,作者分别从理解和弹奏古琴的角度对当今的学习古琴之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针对性强,更富有现实指导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演奏古琴和打太极拳、创作传统书画一样,从外到内都显示儒雅、简静、柔和,重点不在于力量,这才符合古琴的文化意蕴。
B.人们为了弥补古琴音量的不足,在其与交响乐队合作时往往对其使用扩音技术,却没有注意到这已背离了古琴的音质特性。
C.无论是最早提出古琴“性极静”的嵇康,还是从审美角度论琴的崔遵度,都注意到了古琴的清净恬淡的音乐特性。
D.在徐祺进看来,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一定的儒、道、禅等传统文化素养,那么就不能够真正理解那些悦心甚至养心的古琴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最近20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雾霾天气等现象表明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正严重影响着人类未来生存。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21世纪以来,全球碳排放量增长迅速。2000—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2019年创历史新高。2020年,受新冠肺炎影响,世界各地区碳排放量普遍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