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20610字。
2022年高三线上语文测试卷
(2022.4)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积累应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映带左右。”(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题答案】
【答案】 ①.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 又有清流激湍 ③. 王羲之 ④. 忽魂悸以魄动 ⑤. 恍惊起而长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知”“湍”“羲”“悸”“恍”等。
2. 下列引用的古诗文名句与情境契合的一项是( )。
A. 某校举办传统文化节,大家一致认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学习传统文化很重要。
B. 高三成人仪式上,代表发言说:“‘少年心事当拿云’,让我们郑重许下自己的青春誓言。”
C. 某校举办演讲比赛,参赛代表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一个锻炼口才的好机会。”
D. 校运会接力赛,主持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希望大家相互配合,赛出好成绩。”
【2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已学内容判断名句的含义,再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运用是否合理。本题A项,“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常用来形容语言没有修饰,就不能流传很远;强调说话要有文采。本题语境介绍的是“学习传统文化”,使用对象不当。B项,“少年心事当拿云” 意思是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符合“高三成人仪式上代表发言”这一语境,使用正确。C项,“巧言令色,鲜矣仁” 意思是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不符合学校演讲比赛这一场合,使用错误。D项,“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意思是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不能用于校运会接力赛主持人的鼓励的话,使用错误。故本题选B。
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世代定居的传统中国社区本质上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做事靠的_____________。在这个社会体系中出了案子,首先关乎的_____________。乡绅会“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认了错,回家去。”费孝通说乡土中国的最高理想是“无讼”,就好像足球比赛中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双方的规则,而犯规的代价_____________。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首要的技能_____________。
①不是金钱和利益,而是名声和面子
②不单是被罚,更是整个团队的耻辱
③不是赚钱致富,而是分辨善恶美丑
④不是商业和法治,而是道德和礼治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二、阅读(70分)
(一)(17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①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②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