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06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语文
第I卷 阅读(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在青年人中掀起一股新节俭主义的热潮,这折射出了青年人的新消费价值观念。新节俭主义是一种崇尚理性、独立人格、简约生活的消费理念,与传统节俭理念不同,具有不奢侈、不浪费、理性消费、享受生活等特征,坚持“省钱而不降品位”“省钱而不失时尚”“省钱而不减体面”等原则。“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既是新节俭主义者的鲜明写照,也是青年人消费观念和价值的真实折射,反映的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消费意识和较强的理财能力,表现的是在满足一定物质需要之后的发展和享受需要。
新节俭主义经历了从物质短缺时的主动节俭到物资丰足后的奢侈、再到现在的物质丰富下的主动节俭,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求的矛盾,而是体现为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务实、适度、合理的消费,是对简约而不简陋、朴素而充实生活的追求。这种新潮流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可谓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消费理念。
新节俭主义为何在中国流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在一些工作中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当资源面临枯竭、人口红利不再、环境污染严重、道德开始沦丧,出现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时,新节俭主义就成了人们消费生活的一种时代选择。其一,社会能源和个人收入都较为固定,可供支配的资源有限;其二,人的欲望太多甚至贪婪,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而这难以一一满足,必须有所取舍。其三,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以较少付出获得较大收益,以现有收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新节俭主义是青年人面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俭的论述,勤俭节约具有修身、齐家、治国的功能,关乎个人、家庭、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儒家的“过犹不及”、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向性中作”等,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克己、尚俭、节用、中道等观念,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中国哲学中,曾有著名的天理人欲之辩,提出过无欲、寡欲、纵欲、养欲、节欲等学说。节制是一种美德,这可谓是新节俭主义的中国哲学基础。中国是礼仪之邦,爱惜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思想和行为,对新节俭主义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新节俭主义还受国外极简主义、环保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积极影响。简约生活是新节俭主义的内涵之一,在这点上极简主义与新节俭主义非常相似。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是让事情变得简单易懂,它所追求的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为推崇的生活理念,与新节俭主义同向同行。环保主义作为一种保存、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意识形态,与新节俭主义反对浪费的理性消费本质相匹配,客观上对新节俭主义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节选自贺才乐《新节俭主义为何在青年中流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节俭主义是一种崇尚理性、独立人格、简约生活的消费理念,折射出新的消费价值观念。
B.新节俭主义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
C.新节俭主义之所以成为人们消费生活的时代选择,是因为人们在工作中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
D.新节俭主义核心理念是让事情变得简单,其避免复杂、追求简单的生活理念,是现代社会最为推崇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立足现实,指出新节约主义在青年中流行,论述了新节约主义的消费理念和价值体现。
B.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新节约主义在中国流行的原因,运用并列结构,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C.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列举儒、佛、道家等思想,论证了新节约主义的形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D.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结构着重论述了新节约主义在青年中流行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节约主义有不奢侈、不浪费、理性消费、享受生活等特征,与传统节约理念不同。
B.理想主义与新节约主义同向同行,因此只要我们做到极简主义,新节约主义就能实现。
C.儒家倡导的克己、尚俭、节用、中道等观念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有现实意义。D.环保主义与新节约主义反对浪费的理性消费本质一致,客观上促进了新节约主义的流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春节期间的《唐宫夜宴》到元宵节的“元宵奇妙夜”,从清明节的“清明时节奇妙游”到今天的“端午奇妙游”,在没有流量明星加持的基础上,河南卫视自己创造了流量。如果说一次走红“出圈”是运气与偶然,那么次次“破圈”而红就是实力与必然了。仔细看节目不难发现,不管是洛阳应天门还是开封清明上河园,不管是中医药文化还是传统武术,不管是美食还是服饰,所有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对河南本省文化、资源和历史的传承,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可以说,真正火“出圈”的是中国文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