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510字。

  2022年5月
  2022年春季高2021级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①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兰亭集序》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尽管《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消停过。
  ②最早对其提出质疑的是宋代学者,而所持观点较有说服力的是清末曾经当过慈禧太后秘书的李文田。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他通过多年考辨,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③1965年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集序〉的真伪》一文。他基本上重复了李文田的两个论点,认为从年前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兰亭集序》(墨迹)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据此,郭沫若推断《兰亭集序》(文章)乃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
  ④郭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集序〉的真伪驳议》一文,提出了与郭文针锋相对的观点。该文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集序》却是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王字本身有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其理由即在此也。再者,从美学的观点上看,《兰亭集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的风貌也相吻合。因此,《兰亭集序》为晋代王羲之手笔。
  ⑤值得欣慰的是,“兰亭论辩”沉寂多年之后,新出土的文物为考证传世《兰亭集序》真伪提供了新线索。1998年6月,在南京市东郊发现一处罕见的六朝古墓葬群,其中二号墓室前部出土有两方极为珍贵的砖质墓志,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墓为东晋名臣高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高崧卒于公元366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355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两块墓志上写有“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在南京周边,还有三十块左右墓碑,东晋墓碑出土地点也不只是南京,还有在丹阳、马鞍山出土的。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从书体上来看,六朝的书体在转型之中,即由隶到楷的重要演化阶段,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只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这就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这些考古发现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的基本论点,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摘选自刘孟达《〈兰亭集序〉真伪之谜》,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中国书法史是一部对它不断阐释的历史。
  B.郭沫若基本重复了李文田的观点,认为《兰亭集序》是赝品,并没有提供新的考证线索。
  C.高二适认为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其理由主要是王字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
  D.考古发现表明,东晋时期已存在多种书体并存的现象,且行楷或隶楷已有较大艺术成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提到质疑《兰亭集序》真实性的宋代学者和清代李文田为引出郭沫若的观点作了铺垫。
  B.高二适《〈兰亭集序〉的真伪驳议》提出与郭文不同的观点,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C.考古发现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等人的观点,论据确凿,论证充分,显得真实可信。
  D.为证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作品,本文先破后立,从反面突出默默无闻的高二适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李文田工书善画,学问渊博,精于鉴别,因此他的说法是可信的。
  B.高二适认为《兰亭集序》书法、文思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风貌相符,故其为王羲之作。
  C.如果南京高崧墓志等没有被发现,郭沫若认为《兰亭集序》不是晋代作品还是有一定道理。
  D.高崧墓志的发现意义重大,它证明了六朝的书体处在转型之中,且多种书体并存合情合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我们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绿色办奥”让全社会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坚持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共享办奥”使冬奥会产生良好社会效应;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开放办奥”使冬奥会成为对外开放的助推器;坚持勤俭节约、杜绝腐败、提高效率,坚持对兴奋剂问题零容忍,“廉洁办奥”力争把冬奥会办得像冰雪一样纯洁无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