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79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不知从何时起,各种以“富二代”“名媛”奢侈生活为卖点的帖子、短视频开始在网络平台流行,吸引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一餐饭花费五位数,更不必说满屏的奢侈品、豪车、豪宅,时常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类网络炫富的内容之所以走红,一方面是满足了网民的猎奇心理,迎合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商业的精心策划,先打造“富有”“完美”人设,吸引粉丝后再通过软广植入、电商带货等对粉丝进行“收割”。再加上“炫富”行为的尺度较难界定,一般网络平台也不会限制其发布,而算法机制则精准把握了受众心理,让此类内容愈发火热。
应当说,人们的消费水平存在差异,在社交平台正常分享、展示自己的生活无可非议。但是,一旦将奢侈作为卖点博人眼球,有意鼓吹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则会夸大人们对贫富差距的认知,导致一部分人出现“媚富”或“仇富”的心理,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产生。而且,这类网络炫富视频中极尽奢侈享受,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背道而驰,也不利于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形成。此外,这类炫富视频下不乏许多追随者
和赞美、崇拜之声,很容易引发青少年的盲目效仿和攀比,导致未成年人对金钱形成错误认知,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偏离健康的成长轨道。
去年,国家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署整治网络炫富拜金突出问题,要求各平台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乐等现象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一些网络平台封禁、下架了大量炫富类账号和内容。但是,网络监管不可能时刻紧盯网络的一言一行,专项整治之后,网络炫富又悄悄冒头。所以,要整治炫富拜金现象,首先要提升思想认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奋斗向上、崇尚节俭的良好风尚,让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奢侈主义等不良思潮偃旗息鼓。执法者则要定期开展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将打击奢靡享乐等现象作为常态化任务,不给投机者卷土重来的机会。有关部门要敦促网络平台应当主动担起社会责任,构建良性平台生态,优化算法机制、审核机制,提升内容审核的精准性,对鼓吹奢靡、拜金的内容一律删除、下架,破解这条商业链条的“流量密码”。此外,学校也要发挥好育人职责,通过思想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性看待炫富、拜金现象,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当前,除了除了网络炫富的拜金风潮外,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问题仍然存在,也极易危害人们生产生活。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平台主动担当,网民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合力还网络空间一片晴朗的天空。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则有损人民利益。
(选自《治理拜金炫富,守护网络晴空》)
材料二:
媒介素养就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媒介的态度与能力,包括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选择和理解的能力、质疑和评估的能力、思辨和反应能力等。这种素养恰恰是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所欠缺的。因为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些孩子把网上的攻击、谩骂当作潮流;因为缺乏基本的甄别能力,各种炫富、色情、暴力段子成为流行话题……越是看到众多05后未成年人网络媒介素养不足,我们越是要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净化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绿色上网。
当前,互联网已普及千家万户,一刀切地全面禁止未成年人上网,既不现实,也可能让孩子们错失互联网的便利。通过耐心教育,提络媒介素养,提升其价值判断能力,或有一定作用,但根本之道还在于多措并举、汇聚众智、凝聚合力,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章节,对网络游戏、直播、音视频等提出具体法律要求,谁不落实到位,将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对那些不断向未成年人展示危险动作、蛊惑恶搞等不良内容的平台,应当依法严肃处理;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开设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应成为所有视频和游戏平台的标配;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健康上网引导;家长则须更多关心孩子的心灵世界,在沟通中促进理解,做他们绿色上网的最后一道守门人。家长、学校、相关部门、运营平台都应切实担负起责任,汇聚守护幼苗健康成长的社会合力。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3月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类网络炫富的内容之所以能走红,就在于幕后推手利用算法机制,精准把握了受众心理,让此类内容愈发火热。
B.将奢侈作为卖点博人眼球,有意鼓吹不良之风,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对金钱形成错误认知,偏离健康的成长轨道。
C.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的甄别能力,这是众多05后未成年人网络媒介素养不足的地方。
D.网络已普及千家万户,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便利,如果一刀切地全面禁止未成年人上网,他们可能会错失这种便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网络炫富,仅通过一两次专项整治活动做不到一劳永逸,活动一过它还会悄悄冒头。
B.就材料一来看,与“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相比,网络炫富问题更易危害人们生产生活。
C.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还来不及培养选择和理解力、质疑和评估力、思辨和反应力等。
D.关于净网措施,两则材料都谈到法律、有关部门、学校的重要性,但对家长作用有分歧。
3、下列各项中,关于“媒体素养缺失及其表现”,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律性不够——在信息的选择上,大学生更偏重于关注娱乐化以及煽动性较强的信息,很容易被舆情煽动,进而再去助燃舆论。
B.法律意识淡薄——河南某高校络贷款的危害而盲目地进行了办理,结果陷进“套路贷”,因无法偿还“套路”巨额利息而自杀。
C.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手只为赚取络贷款陷阱的花样,不断升级网络诈骗的形式,致使更多的网民上当受骗。
D.媒介依赖度高——随着媒介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的精神交往常常需要网络平台来完成,媒介不同程度地成为了统治人的工具。
4、从材料一的整体论证思路上看,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简析。(4分)
5、现阶段,为何要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请你结合材料简析其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窦娥冤
第三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