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1440字。
2022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第三次模拟备考卷
语文(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历史上没有一种人事制度,延续时间之漫长、在国内外影响之巨大,能与科举制度相比。科举取士制度,起源于隋,自隋唐至明清,行用了1300年之久,承担起为中国官僚政府源源不断输送管理人才的使命与责任。中国科举制具有塑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立身治国形象、打造中国大一统和合文化形态、构建东亚儒家文化圈与催生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基本价值。
唯其如此,唐代后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止,科举考试没有中止。五代军阀争斗不息,政权更迭如走马灯,科举考试没有间断。两宋三百年间,宋辽、宋金、宋蒙战争,未曾打断三年一举的科举考试,南宋高宗在自家性命难保的险境下,宁可下放到地方进行类省试,也未曾中断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所建政权,无不实行过科举制度。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次年仍下令补考乡试和会试。科举与国运相联,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志,是调节国家政策的杠杆,是士大夫梦想所寄,是凝聚民心的纽带。科举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经济、风俗、人心之影响,无与伦比,至今在海内外犹不绝余响。
中国科举还是世界文明的一个辐射源。日本最先仿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时间在公元7-8世纪。《日本诗纪》中载有《贺野达》,诗云:“登科二字值千金,孝养何愁无斗储?”可见日本科举及第即授官,所得俸禄可供养父母。朝鲜是海外实行科举制时间最长的国家。从公元958年起至1894年止,实行了936年。其制既学习唐宋,又有自己的创造。奉使到过高丽国的宋使者徐兢在其名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说:“若夫其知识产村国取士之制,虽规范本朝,而承闻循旧,不能无小异。”越南推行科举制长达844年之久,仅次于朝鲜,然其废罢科举时间比中国还要晚14年。科举取士,在越南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科举抡才,实关盛典”。科举制在东亚的传播,为构建东亚儒学文化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科举考试的先进文化,为西方欧美国家所学习效仿。西方人把中国科举考试与中国四大发明相比,英国人罗伯特•英格尔斯评论英国东印度公司采用了中国科举考试的竞争原则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一次伟大变革。”事实正是如此:英格尔斯当时的预言并没有错,东印度公司实行的文官考选制度为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开辟了道路,考试选才机制像桶火药轰开了政党分肥制的大门,科举制最终通过英国对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代美国学者顾立雅明确肯定了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在建立现代世界文官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因此,刘海峰教授顺理成章地提出: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成为一个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龚延明《科举:世界文明的一一个辐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的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到清朝末年废止,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人事制度。
B.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政权也实行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
C.从仿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时间节点来看,日本最早,其次是朝鲜,最后是越南。
D.科举制度是与火药、印刷术等相并提的第五大发明,这一观点得到中外广泛认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从唐朝后期到清代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事实,证明科举的基本价值。
B.文章引用罗伯特•英格尔斯的话,论证了中国科举文化被欧美国家效仿的观点。
C.文章从中国科举的自身功能论述到它是世界文明的辐射源,内容上形成递进关系。
D.文章运用“唯其如此”“正是如此”等词语,对论述内容加以强化,立论果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科举时代,知识分子往往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立身与治国的梦想。
B.如果不实行科举制度,古代王朝的国家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国运就会衰微。
C.日本等国也实行科举制,表明科举制为构建东亚儒学文化圈发挥了巨大作用。
D.科举制不仅在东亚进行传播,还被欧美国家学习效仿,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提高,正在进入“旅游+”新时代。“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整合力和提升力,为相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