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220字。

  课内古诗中考试题精编(1)
  《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唱经礼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
  万物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主旨
  诗人欣赏这禅院与世隔绝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
  ◎理解填空(共3小题)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
  1.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             ,
  ”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
  2.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
  ”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
  【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
  3.“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徜徉于文学海洋,情景交融的佳句比比皆是: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则表现美学中的曲折美、层次美。
  【答案】1.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  2.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直击中考(共2份)
  【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古诗阅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8.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环境         、           的特点,“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使人内心               。(3分)
  9.诗的尾联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3分 )宁静,幽美(突出“静”和“美”之意即可),杂念顿消(纯净、安然,意思对即可)
  9.(2分)“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意思对即可)
  【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二(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3分)
  7.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3分)
  【答案】6.(3分)“悦”和“空”两字是此联诗的诗眼(核心),山光使鸟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1分)。“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1分);“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更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1分)
  7.(3分)不矛盾。(1分)这里采用了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动写静、衬托)的表现手法(1分)。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袅袅的钟磬音,和作者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相吻合。(1分)(观点1分,表现手法1分,分析1分。只有观点,没有分析不得分;若答矛盾,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拓展阅读(共3份)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6.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3分)
  7.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答案】6.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3分)
  7.“送”字是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1分)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1分)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二(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4分)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5.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16.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答案】
  15.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2分,意思对即可。)
  16.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2分,意思对即可。)
  【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三(一)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答案】
  6.绘形绘色,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闲适恬静。
  课内古诗中考试题精编(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主旨
  这首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理解填空(共7小题)
  【2021年广西柳州市】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2020年河南省】
  2.明月千里寄相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 ”(《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
  3.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                  ,                  ”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的牵挂中。
  【2019年福建省宁德市】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
  5.诗人常常移情于物,将客观事物人格化,以抒发自己的强烈而隽永的感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化月为人,以寄托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2019年浙江省舟山市,2013年江西省】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   ▲    ”,借明月寄托对好友的思念;
  【2019云南省曲靖市】
  7.同是望月,苏轼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而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则用“,”寄托了对友人的同情、思念和关切之情。
  【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