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43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活动二:探琴心,品文韵(19分)
  【材料一】
  图1
  古琴(如图1),又称七弦琴、玉琴。古琴的来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太古遗音》记载:“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为琴。”现代古琴形制与唐琴一致,长三尺六寸五分(约122厘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宽六寸,象征天、地和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七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君、臣;十三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闰月。古琴的形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根据网络材料编写)
  【材料二】
  梁江淹自序传曰:淹字文通,济阳考成人,为建安吴兴令。地在东南峤外,闽越旧境也。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至爱,不觉行路之远也。山中无事,专与道书为偶。及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常愿卜居①筑宇,绝弃人事②,苑以丹林,池以绿水,左倚郊甸,右带洒泽。青春爰谢③,则梜弋平皋④;素秋澄景,则独酌虚室。弹琴咏诗,朝露几间⑤,忽忘老之将至云尔。
  (节选自[唐]欧阳询等编修《艺文类聚??卷五十五??杂文部一》,有删减)
  [注]①卜居:选择地方居住,这里指隐居。②人事:指人世间的事。③青春爰(yuán)谢:这里指冬去春来。④梜(jiā)弋平皋:这里指在平原散步。⑤朝露几间:人生短暂,几经朝露。
  【材料三】
  图2
  古琴声是至清之音。与园林一样,琴声也能营造出一个自然脱俗、幽雅闲适的境界。琴境与园林之境的结合,是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的。
  唐代王维曾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句;清代蒋恭棐在《逸园纪略》中写道:“每春秋佳日,主人鸣琴其中,清风自生,翠烟自留,曲有奥趣。”琴声,能涤烦消虑、忘忧解乏。久在樊笼里的人们,聆听到琴声,就可从尘世繁琐中解脱出来。
  行走在园林中,琴声可以解忧,更可以助景娱情。在私家园林雍家园里,宋代欧阳修与友交游,据石而奏古琴,浑然忘我,似乎进入神仙妙境。在琴声中,人们体会到了忘怀息心的审美之境。
  琴声如此,这使得园林中一切入耳之音,古人都好以琴声比拟了。如扬州休园,有轩命名曰“琴啸”,以竹声喻琴。扬州平山堂的“听石山房”,古人凭此地“山风刚劲,擦壁如琴”,也以风吹山石之音喻琴。苏州拙政园又有小沧浪水阁,今人引诗句“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评价它,用水声喻琴。
  古代园林中多设琴房,其意在琴外,在耳,更在心。琴在园林里起到了“意显、情移、境生”的艺术效果。意显,指借琴把景点出来;情移,指游人因琴产生联想;境生,指以此生成充满乐感的氛围。
  琴,又谐音“情”,此琴彼情,是琴境撩人,还是游人多情,抑或是游人因琴景而留情?园林中的琴,怎不助人游兴,涨人雅意?扬州瘦西湖的琴室,室内有琴一张,室外是“一水回环杨柳岸,画船来去藕花天”,成为当时文人士子争相游玩的佳处。
  在园林里,琴声、游人、山水丘壑容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