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050字。
202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I、Ⅱ卷的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请按题号位置,在规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3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的《春雪》 描绘的这幅( )的早春雪景图,传达了数千年来中国人盼雪喜雪的悠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自有《诗经》开始,冰雪就成了中国人表达自己心灵情感的媒介。雪似人生,雪花的轻灵飘逸,消触诗人的闲适意趣。陆游“欲极图书乐,少须冰雪天”(《堂东小室深丈亵半之戏作》)、白居易“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晩起》),雪中读书品茗,( );而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抒写人生( )。(选自《一阕冰雪诗 千秋家国心》,有删改)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清新隽永 情愫 旷达洒脱 从容淡定
B.清爽秀美 情感 旷达洒脱 从容淡定
C.清新隽永 情愫 从容淡定 旷达洒脱
D.清爽秀美 情感 从容淡定 旷达洒脱
2. 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冰雪不是寒冷的代名词,而是藏在文人心底里的一种特别的温度,是镌刻在诗词中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B.冰雪不是藏在文人心底里的一种特别的温度,而是寒冷的代名词,是镌刻在诗词中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C.冰雪不但是寒冷的代名词,而且是藏在文人心底里的一种特别的温度,是镌刻在诗词屮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D.冰雪不但是藏在文人心底里的一种特别的温度,而且是寒冷的代名词,是镌刻在诗词中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3、对选文中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被苏轼称赞“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有《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照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氓》属于“雅”的一部分。
C.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其诗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D.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代表作有《长恨歌》《忆江南》《卖炭翁》等。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网络社交平台实行匮名化(化名)表达,这就像人戴了面具,不再有现实空间的群休压力,更容易进行激进性、攻击性表达。一些网民为了博取眼球,大量用侮辱性语言,甚至动不动就上升到民族、国家暴言论需要综合治理,但这些年来各种对策收效有限,主要原因是强制力不够。随着互联网监管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