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8950字。
2022年5月份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身边或远方,历史或现实,宏观或琐屑(xuè),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以至我们能“思接千载(zǎi),视通万里”,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
B.太子湾公园进行了全面提升,增设了帐蓬露营区,辟(pì)出了乘坐舴(zé)艋舟的人工湖,园中的牡丹雍容华贵,樱花轻盈柔美,争奇斗艳,迎来了最佳观赏期。
C.华裔(yì)导演石之予的影片《青春变形记》悄(qiǎo)然走红,圈粉无数,讲述了主人公从一个乖巧的孩子骤然变成红棕色小熊猫的故事,情节跌宕,构思不落窠臼。
D.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戮力打造出稳定全球供(gòng)应链的“生命线”,以满足民众的物流需求,缓解疫情之下全球经济血脉阻塞(sè)之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在对人与自然、以及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上,中国传统的审美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传统的审美则强调“主客二分”。这一点不仅是中西方诗画关系等美学观点迥然不同的根本原因,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成因。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讲求分别与对抗。
[乙]形成这种观照方式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文明类型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农业本身是和自然紧密相连的,因此中国人对和自己生存、命运休戚相关的自然,便生发出一种独特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而这种赞美和热爱的情感又被中国本土的道教发挥到极致。[丙]道教崇尚自然,主张虚无,并且富于玄想,认为圣人精神修养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将整个自然宇宙与自身统一起来。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 B.迥然不同 C.休戚相关 D.生发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山水画作为中国画中的一个重大类别,通常被赋予比人物画等更高的“意义”,这归因于自然界的景观物象最有利于承载文人的精神,甚至政治理想的缘故。
B.安徽省的“界首彩陶”,继承了“唐三彩”丰富多样的造型风格,还吸收了戏曲、剪纸的艺术元素,具有皖北文化质朴、粗犷的特点,在制陶工艺中自成流派。
C.华为公司新推出的“AI超感传感器”能够对16平方米内人体的细微动作进行感知,识别准确率达99.9%,在这个范围内,还能以1平方米精准细分空间和场景。
D.为了尽量缓解环境变化给身体造成的伤害,在回归地球之前,航天员每天都会加大锻炼力度,还会根据专家给出的食品搭配方案合理进食,全面补充营养和能量。
5.下列引用的句子不适合于语境的-项是( )(3分)
A.迎春花急忙点着头,炫耀它那绚丽的黄;桃花也不甘落后,秀出它那妩媚的红……这一派春色,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中美两国企业家应把握机遇,把众多的合作潜力全面转化为互利共赢。“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