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30字。

  茶 馆
  老舍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2.理解台词的动作性和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3.注意台词的动作性。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4.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课文中许多语言都不限于它们字面上的意思,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
  2.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茶馆文化是茶文化的一个分支。
  茶馆文化是商业经济、市民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经济和社会交往加强的结果。唐宋以来坐店式茶饮业即茶馆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商业交往、市民社会的发展相联系的。茶馆在唐宋形成后一直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宋元明清茶馆文化的多姿多彩,建立在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就没有中国的茶文化。中国在近代社会走向东西方文明撞击的过程中,自成丰、同治年间南京路最早的一洞天茶楼建立以来,茶馆业的发展明显是同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是同步的。在茶馆内进行各种商业活动、人际交往、信息往来、百业杂处,成为茶馆的主要内容……
  2.2004年5月27日,是北京人艺的节日。
  中国民族话剧的彪炳之作《茶馆》,迎来了它第500场演出的辉煌之日。曾经在上一版《茶馆》中参与演出的老艺术家郑榕、蓝天野、黄宗洛、胡宗温、朱旭、吕中等二十余人,和观众一同在裕泰大茶馆的茶香中重温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茶馆》是中国话剧的丰碑。它1958年3月首演于首都剧场,其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3.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二、研读
  【故事情节】
  1.《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