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50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河北省九地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颁奖礼服 有风度更有温度
①2月6日,冬奥会北京颁奖广场和张家口颁奖广场首次启用,礼仪人员身着“唐花飞雪”礼服亮相,尽显美感。
②据悉,颁奖礼服共有三个系列,名为“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和“唐花飞雪”,分别应用于雪上场馆、冰上场馆和颁奖广场。“既有风度,又有温度”的颁奖礼服是如何制作的?北京冬奥会颁奖礼服制作团队负责人王谦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③“赛时冬奥会颁奖广场最低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必须在保证美观的前提下,做好颁奖礼仪人员保暖工作,这为颁奖服装制作带来不小挑战。”王谦说,2019年10月,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体育展示和颁奖仪式服务赞助商,北奥集团接到颁奖服装生产制作任务。样式大体确定后,在选择服装材料时,制作团队组织各方力量,多次展开研讨,反复研究低温环境下不同材质的使用体感及保温性能。
④起初,进入制作团队视野的是鸭绒、鹅绒等传统材料,但团队希望能有更多选择,开始多方征集方案。这时,国内一家企业提供的聚酰亚胺纤维材料让团队成员眼前一亮。聚酰亚胺纤维技术起源于航空航天对新材料的需求,此前主要用作宇航服、防护服等,但用于礼仪服装尚无先例。权威机构对比测试表明,采用聚酰亚胺抓绒面料,相比相同克重的世界顶级抓绒保暖面料,能使受试者体温高出4—6摄氏度。最终,北奥集团采用聚酰亚胺纤维材料作为外套填充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低温特性、皮肤适应性好、材料本身导热系数低等优势,且比传统材料更轻薄。
⑤在外套“隔热”基础上,团队又提出内衣“生热”思路,在服装肩部、腹部、背部等内嵌石墨烯柔性织物发热材料,通过充电,温度可迅速提升。这种石墨烯织物还采用智能温控技术,通过按键操作可在38摄氏度至52摄氏度间调节挡位,实现精确到1摄氏度的精准调温。
⑥无论是聚酰亚胺纤维还是石墨烯柔性织物发热材料,均由国内企业生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北京冬奥会颁奖服装背后的新技术运用,正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我国创新发展的无穷魅力。”王谦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 选文的主要说明内容是什么?
13. 文章第⑥段中加点词“完全”是否过于绝对,请谈谈你的理解。
14.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2~14题答案】
【答案】12. 颁奖礼服是如何做到“温度”与“风度”并存的。(意思对即可)
13. 不绝对。“完全”一词表明聚酰亚胺纤维和石墨烯柔性织物发热材料完全由国内企业生产制造,表明我国对于该项技术绝对自信,是对我国科技创新的肯定。(意思对即可)
14. 逻辑顺序。首先由冬奥会三个系列的颁奖礼服引出其中的秘密;接着详细说明外套和内衣所使用的不同发热材料;最后指出这些发热材料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意思对即可)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第②段“‘既有风度,又有温度’的颁奖礼服是如何制作的?北京冬奥会颁奖礼服制作团队负责人王谦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可概括为:颁奖礼服是如何做到“温度”与“风度”并存的。
【13题详解】
河北省承德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书读出光芒来
许洪昌
①20多岁的小王是远近闻名的“书虫”。他家我去过,有自己的书房,藏书不下千册。关键是他没有只把这些书当摆设,他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许多书的章节,特别是一些经典语句,他都能记诵如流。可是我发现,当遇到具体问题时,他却常常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不禁纳闷:他读了那么多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呢?
②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看重读书,多读书当然好,但是不是书读得越多就越有成效呢?从小王的经历看,也不尽然。他虽然没有把书当成炫耀自己的“装饰”,也不是只藏书不看书,却也只是看了而已,没有将之变成自己的能力。清代学者袁枚认为,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若只读书而不注重吸收运用,虽不至于生痰瘤,却也不会长精神。
③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但要把书读出光芒来,却也不是易事。首要的是会选择。当今世界,书籍浩瀚如海,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因此,读书必须有所选择。要选择与工作有关的书,以提高工作能力;选择与修养有关的书,以强化涵养修为;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继往开来、汲取力量。关键的是要有思考。不要以为只要读的是好书,就会有收获。即使天天登泰山,日日泛东海,若没有思考,也只不过是“泰山上之一樵夫,海船上之一舵工而已矣”。只有思考,才会有鉴别,以存真实弃虚假;只有思考,才会有取舍,以弃糟粕取精华;只有思考,才会有继承,以承古义创新篇。重要的是要善运用。这是读书的目的之所在,经常运用所读之书上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前进,更能激发对读书的诉求;经常用实践来检验所学理论的功用,加强理解消化吸收,以调整读书的方向。更好地从书中获取教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