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26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云南省红河州2022年第一次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⑦乎?
(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探究、考查。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勉:勤勉,努力。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________ (2)援疑质理 援:________
(3)或遇其叱咄 或:________ (4)若既不出户 户:________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17.请对甲文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18.【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有何异同?(3分)
云南省丽江市202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甲】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康与之《昨梦录》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2)便扶向路 扶:
(3)麻枲之属 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