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40字。

  《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本诗。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疏通句意,把握诗歌结构。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赏析动作描写与诗人自喻,体会诗人由离愁转向释然的心理过程。
  4.文化传承与理解: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会背许多古诗。但学生在理解诗句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语文能力较好的学生就不觉得诗句难以理解,能够基本领会诗句的含义;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到位,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2.介绍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