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6题,约7910字。

  潮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级教学质量检测卷
  语  文
  本试卷6页,1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试室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在答卷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两则节选文段,回答1~5题。
  选文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节选)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选文二: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B. 莫春者,春服既成              
  C. 吾与点也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秦人不暇自哀                   B. 异乎三子者之撰
  C. 沛公安在                       D. 夫晋,何厌之有
  3. 下列对两则节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曾皙没有直接指出怎样从政治国,而是描绘出一幅“风清俗美,人民安乐”的太平
  盛世的风情画,展示其政治理想及高洁志趣。
  B. 孟子举了霸道的种种危害之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于是孟子水到渠成地推出了
  他的仁政主张,即“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
  C. 孟子认为,等到百姓犯了罪,然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百姓。这是一
  个有仁德的君主不会犯的错误。
  D. 孟子认为,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就不会去触
  犯刑律,为非作歹。这是推行王道、施行仁政的最终目的。
  4.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
  B.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C. 乘,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D. 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5分) 
  ⑵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野  老①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②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③。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此诗作于刚在成都草堂定居之时。②“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
  ③“剑阁”“琴台”都是蜀地名,剑阁是出川要道,琴台为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