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10字。

  古诗阅读专题
  2022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8—19题。(共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8.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19.在本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2022年河南省长垣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鬈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8.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夜吟应觉月光寒”一句所描绘的情景。(2分)
  19.教师节时,同学们将写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的贺卡送给了老师,以此表达全班同学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请你代同学们解释选用此诗句的理由。(2分)
  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 作者在颈联中以“沉舟”“病树”自比,抒发了怎样的复杂情绪?
  21.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 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刘麦》)
  C.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1.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2022年河南省济源市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7~18题。(共4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古诗阅读专题
  2022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8—19题。(共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8.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19.在本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2022年河南省长垣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鬈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8.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夜吟应觉月光寒”一句所描绘的情景。(2分)
  19.教师节时,同学们将写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的贺卡送给了老师,以此表达全班同学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请你代同学们解释选用此诗句的理由。(2分)
  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 作者在颈联中以“沉舟”“病树”自比,抒发了怎样的复杂情绪?
  21.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 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刘麦》)
  C.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1.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2022年河南省济源市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7~18题。(共4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