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50字。

  南通市2022年初三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语文)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2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5 分)
  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liú chàng,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wǎn zhuǎn悠扬;    ,   ,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除了勇敢面对,我们别无选择。唯有靠精心准备才能触碰到梦想的影子,越是黑暗时,越是不能熄灭生命的灯,越要点亮人生的光芒,越应该  A    (脚踏实地/勤学不辍)地追逐梦想。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短语是              。
  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
  4.为迎接建党100周年,进一步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向阳中学师生举办“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青年主题实践开放日活动。向阳中学先后开展了黑板报评比、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大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11分)
  【营造氛围】学校为了营造氛围,请你用对仗的手法写了一则宣传标语。(2分)
  【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黑板报,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3分)
  示例:
  栏目一:读史??明理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党史,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理解。
  栏目二: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上阅读】
  ①回忆所读名著,选出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着有趣的评论或犀利的批判。
  B.《西游记》主要讲取经的故事,但对青少年读者来说,更像一个励志的故事。
  C.《昆虫记》堪称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作者是英国的法布尔。
  D.《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还是反对压迫的战士。
  ②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4分)
  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又道:“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拨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节选自《儒林外史》)
  鲁迅评价《儒林外史》没有用贬义词,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请你抓住意蕴丰富的细节,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为选段文字做批注。
  ▲        ▲                                    
  5.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9分)
  陆游游山西村(1)“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让人感受到探寻路上的扑朔迷离和豁然开朗;杜牧经过赤壁战场,面对沉沙折戟,思虑国家存亡,社稷安危“东风不与周郎便,(2)______▲________”;苍翠的竹林给予了晚年王维心灵的慰藉,兴之所至,他可以“独坐幽篁里,(3)____▲__________”;穿过竹林,即便经历风雨也能如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4)____▲_________” 别有一番潇洒;在具有高洁品格的诗人笔下,梅花就是陆游自身:“(5)             ▲           ,只有香如故。”;(6)“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象征了刘祯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高贵气节;(7)“         ▲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舒婷对千古以来民富国强的美好理想的赞美,是时代带给人们的激动、乐观与希望;(8)“_______▲________,       ▲        ”是陶弘景欣赏山水相映之趣的自得。
  二(60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6~7 题。(7 分)
  登新平楼
  李白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注:本诗为李白年轻时离开长安登新平楼回望京城所作。
  6. 本诗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试加以分析。(3分)
  ▲                       ▲                                                   
  7. 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愁”的内涵。(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