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57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一)
客有论学者,以谓书籍至后世而繁,人寿不能增加于前古,是以人才不古若也。今所有书,如能五百年生,学者可无遗憾矣。计千年后,书必数倍于今,则亦当以千年之寿副之,或传以为名言也。余谓此愚不知学之言也。必若所言,造物虽假之以五千年,而犹不达者也。
学问之于身心,犹饥寒之于衣食也;不以饱暖慊其终身,而欲假年以穷天下之衣食,非愚则罔也。夫子十五志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人道之极也。人之学为圣者但有十倍百倍之功未闻待十倍百倍之年也一得之能一技之长亦有志学之始与不逾矩之究竟也。其不能至于圣也,质之所限也,非年之所促也。
今之学不知为已,而骛博以炫人,天下闻见不可尽,而人之好尚不可同。以有尽之生,而逐无穷之闻见;以一人之身,而逐无端之好尚,尧、舜有所不能也。
族子廷枫曰:“叔父每见学者,自言苦无记性,书卷过目辄忘,因自解其不学。叔父辄曰:“君自不善学耳。采其善学,记性断无不足用之理。书卷浩如烟海,虽圣人犹不能尽。古人所以贵博者,正谓业必能专,而后可与言博耳。盖专则成家,成家则已立矣。宇宙名物,有切己者,虽锱铢不遗;不切己者,虽泰山不顾。如此用心,虽极钝之资,未有不能记也。不知专业名家,而泛然求圣人之所不能尽,此愚公移山之智,而同斗筲之见也。’”
(《假年》选自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有删减)
(二)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堧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责其全也。
(节选自苟子《劝学》)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亦当以千年之寿副之 副:相称、符合
B.不以饱暖慊其终身 慊:满足
C.而骛博以炫人 骛:追求
D.其数则始乎诵经 数:道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客有论学者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B.其不能至于圣也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之学也 莫之能御也
9.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之学为圣者/但有十倍/百倍之功未闻/待十倍百倍之年也/一得之能/一技之长/亦有志学之/始与不逾矩之究竞也
B.人之学为圣者/但有十倍百倍之功/未闻待十倍百倍之年也/一得之能/一技之长/亦有志学之始/与不逾矩之究竟也
C.人之学/为圣者但有十倍/百倍之功未闻/待十倍百倍之年也/一得之能/一技之长/亦有志学之始/与不逾矩之究竞也
D.人之学为圣者/但有十倍百倍之/功未闻/待十倍百倍之年也/一得之能/一技之长/亦有志学之/始与不逾矩之究竟也
10.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正面论述学习的意义的一项是()
①则亦当以千年之寿副之 ②以有尽之生,而逐无穷之闻见
③盖专则成家,成家则已立矣 ④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
⑤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⑥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年》开篇先破后立,批驳“假如人能够活到五百岁,就可以读遍天下所有书”观点,认为这是不懂得学习的愚人妄言。
B.章学诚认为做到与自己相关的,即使再细微也不遗漏;与自己无关的,即使再宏大也不顾暇,这样才是用心学习。
C.在荀子看来,《礼》是学习的开端与基础,涵盖了世间众多的道理。
D.《劝学》一文语言多使用整句,气势贯通,论述磅礴。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知专业名家,而泛然求圣人之所不能尽,此愚公移山之智,而同斗筲之见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夫是之谓成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两段文言文材料分别概括章学诚和荀子所阐释的学习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调查(二)语文试题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御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