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890字。

  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请将选出的答案填写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1爱国主义是现代人才持有的观念,但贯穿历史长河的爱国精神却源远流长,它是传统文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正确地认识古人对国家的理解和爱国情怀是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问题。
  2爱国突出的是国家观念,这在政治学说中是最容易搞混乱而又最具有煽动性的问题。爱国主义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与太平盛世、社会特型时期,对爱国的评判往往有不同的准则;战争时阶级的、民族的含义又有多种论断。《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无祖国,这表明在推翻民族压迫运动中和民族解放运动结束后,报效祖国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每当社会面临变迁之际,革故鼎新、兴利除弊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唯一途径,爱国主义与社会变革的一致性,成为爱国主义在这特定时期的表现形式。
  3这种情况在近代史上不乏其例,最先觉察传统社会积弊、力求正视现实、学习西方、引进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分子,往往遭受媚外忘祖的攻击。中国首任驻英公使郭嵩涛因为倡导洋务,传播西方文明,见识超群,背着一辈子的黑锅,郁郁而终。那些因循守旧的卫道士却以爱国保种自居,大学士倭仁指责学习西方科技是用夷变夏,其愚昧冥顽在近代史上是出了名的,名为爱国实为误国。当然倭仁为官还是清廉的,但人品和历史作用不是一回事。爱国主义是很复杂的,是不是爱国,不是看口头标榜,也不是一成不变,定常常因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可以被各种势力所利用。因此,正确理解古人爱国的内涵,才能科学地扬弃、创造性地运用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
  4历史上的爱国表现有多种内容。其一是对父母之邦的依恋和对故土的热爱。其二是忠君。由于君国一体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忠君也是忠于国家的表现。当国家利益与君主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服从君主,放弃国家利益,那就是愚忠,不可取,但忠君确实是古人的爱国观念,这是不能苛求的。其三是为发展中华文化所作的认同和反思,也是爱国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包含少数民族进犯中原,虽然他们是侵略者,但最后又认同中原文化并被中原文化所同化,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地壮大了中华民族。当然,这不是否定汉族抗击进犯的民族英雄,二者是在不同范畴进行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的一组悖论。对这种悖论不能用简单的办法加以肯否,犹如今人既肯定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也赞扬孟姜女对秦暴政的谴责。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有一致性也有相背反的情况,对于爱国,则要看其具体内容及其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具有合理性,不能一概而论。
  5上述三种情况的社会效应是不一样的。最具有人民性和普适性的是第一种,父母之邦是不可取代的。正如人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养母、继母,但生母只有一个。这是不可选择、不可更替的,因为是唯一的,所以又是神圣的、至上的,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情感。其中最壮烈而又最令人痛惜的是忠君报国,最典型的例子是岳飞。有人认为,岳飞是被冤杀才出了名的,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如果不是冤狱,岳飞只是千百个民族英雄中的一个,最出名的可能不是他而是别人。但是,他的千古冤狱和愚忠而招致的国破家亡,却博得人民广泛的同情和景仰。人们为末路英雄一掬同情之泪,成就了岳飞的赫赫声名。对统治者来说是成王败寇,但民众往往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中国人的善良和同情弱者的民族心理的反映,也是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并不同步的一例。
  6爱祖国、忠君和发展中华文化作为传统爱国精神的三项内容,已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变化。忠君早已被淘汰,爱祖国和爱中华文化本是二位一体,祖国是父母之邦,生于斯、长于斯是自然生态;接受祖国文化熏陶,形成一定的民族文化心理是社会生态。祖国不单是故土的疆域,也不仅是同种人聚集的地区,还是一种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人情风貌,这是人们永远舍弃不了的情缘。纵使浪迹海外成为外国公民,依然能与祖国文化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会葆有一颗中国心,这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劲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优良传统。
  7爱国旗号可以被各种目的利用,以爱国名义而招致祸国殃民的,或以褊狭的民族情绪混同爱国而致误国后果的,在中外都不乏其例。普通百姓尽管主观上竭尽爱国热忱,但也可能在狭隘的民族主义鼓动下,接受误国导向,其性质虽不同于卖国,但由于一哄而上的群体性,往往酿成事端,败坏国家的声誉。所以对爱国主义还需要保持清醒的意识和科学的理解。
  (摘编自刘志琴《爱国和误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国主义和爱国精神贯穿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B.国家观念是最容易搞混乱而又最具煽动性的问题,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标准。
  C.爱国可能被各种势力、目的利用而致误国,因此对爱国主义需保持清醒意识和科学理解。
  D.君国一体的封建社会,忠君是古人爱国观念的体现,不能苛求,但要知道那都是愚忠。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常出现不一致,比如倭仁为官清廉,但他愚昧冥顽,抵制西方科技,名为爱国实为误国。
  B.爱国主义是很复杂的,它常因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判断一个人是否爱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C.岳飞是可悲的但又是幸运的,他忠君报国而被冤杀,但却博得了人民广泛的同情和景仰,成就了他的赫赫声名。
  D.中国人的善良以及同情弱者的民族心理,使他们向来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也是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不同步的表现。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爱国精神是传统文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B.爱国主义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C.正确理解古人爱国的内涵,科学地扬弃、创造性地运用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
  D.对爱国主义需要保持清醒的意识和科学的理解。
  4.作为一篇论述文,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试举两例加以分析。
  5.2022年冬奥会冠军谷爱凌回到美国上友质疑,认为她所谓的爱国就是作秀。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言论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喜剧演员哈格雷夫(节选)
  欧•亨利
  第二天下午约摸三点钟光景,哈格雷夫敲了塔尔博特书房的门。少校打开门,哈格雷夫走了进来,两手捧满当天的日报,竟没有注意到少校的脸色不同寻常。
  “我昨天夜里大大地成功了,”他兴高采烈地说,“你看《邮报》这样说:“‘他对往南昔少校的理解和表现,通过他的滑稽的夸张、古怪的外套、离奇的词语、被虫蛀了的对家族的自豪感以及可爱的单纯,成为当前舞台上对这个角色的最出色的描绘。’”
  “对于一个夜场首次登台的演员来说,你觉得他说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