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840字。

  2022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瞥见(piē)      潮汛(xùn)    强聒不舍(guā)
  B. 亵渎(xiè)      两栖(qī)     销声匿迹(nì)
  C. 旁骛(wù)      狼藉(jí)      根深蒂固(tì)
  D. 诘问(jí)      取缔(dì)      惟妙惟肖(xiào)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    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    、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    ,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    。
  A. 大相径庭  屏障  花枝招展  寂寥
  B. 大相径庭  篱笆  草长莺飞  喧嚣
  C. 截然不同  屏障  草长莺飞  寂寥
  D. 截然不同  篱笆  花枝招展  喧嚣
  3.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关是由无纺布制成的。②大部分的无纺布以聚脂纤维为基材,而聚脂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自然降解。③室料污染的治理面临着可降解塑料制品或其他替代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替代产品供给短期存在缺口等。④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装备攻关,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发展新经济。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5. 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 这是一首登高感怀之作。诗人登楼远眺却望不见中原;只有南北的交战,列朝的兴亡正如滔滔江水,囊括时空,气势恢宏。
  B. 京口曾是东昊建都之地,诗人由此展开联想。“万兜鍪”言孙权军容之盛,“坐断”言其功业之大,“战未休”赞其斗志之旺。
  C. 这首词属小令,却吟咏重大的题材,气势壮阔,古今少见。全词层次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D. 这首词风格豪放雄壮。词 下片诗人豪迈地宣称,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自己匹敌,并希望后代能像孙权一样建立功业。
  刻不容缓,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刘水凌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己。从教育方面来说,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却看到在社会中,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却早已式微(注:泛指事物衰落),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诚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所说:“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③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围绕升学率展开,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教育项目不断得以强化,而无关项目则无人问津。虽然教育部门将升学率从考评学校和教师的指标体系中删除,但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部门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愈演愈烈,从学校到家长再到学生本人都被裹挟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怎么可能得到重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