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7910字。

  徐汇区2022届高三语文考前评估试卷
  一  积累应用   l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⑴忧心烈烈,        。(《诗经•小雅•采薇》)
  ⑵          ,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⑶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诗句与陶渊明《饮酒》的“        ,        ”两句意思相近。
  2.按要求选择。(5分)
  ⑴下列诗句不合适写在高中毕业纪念册上赠别同学的一项是(    )。(2分)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孟郊《游子诗)
  D.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佚名《箜篌谣》)
  ⑵填入下列语段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当我们为“机器换人”而欢呼时,也决不能忘记人工智能的终极意义在于“造福于人”。有人说,谁掌握了人工智能,谁就掌握了未来。这句话有道理但不完整。准确地说,            ,         。
  A. 能掌握未来的,是那些掌握了人工智能且“造福于人”的人。       
  B. 谁掌握了人工智能又能“造福于人”,才能掌握未来。
  C. 能掌握人工智能又能“造福于人”,才能拥有未来。     
  D. 谁掌握了人工智能并“造福于人”,谁才掌握了未来。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艺术家与匠人            叶廷芳
  ①同样一件作品,可以出之艺术家之手,也可以是匠人的作为。但彼此的价值含量或艺术品位往往大相径庭。因为艺术家的天性是创造,而匠人的习性是重复。创造凭借的是想象,而重复则是模式的照搬。
  ②艺术想象是一种智慧能量的消耗。那些不同凡响的石破天惊之作,皆出于那些智慧过人的艺术家之手。它们所透露的审美信息和艺术韵味总是让人知其奥妙,却妙不可言。自古以来虽有无数的人画过女人的微笑,却只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让人折服不已,谈论不尽。究其奥秘,盖因它的作者是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巨人”。他的大脑不仅属于绘画,还属于天文地理数理化,这些综合的成分使他的大脑成了经年多汁的“泡菜坛子”,从那里面出来的菜都是鲜美的!难怪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威要求建筑师掌握了十一门知识,其中有的知识门类看起来与建筑毫不相关,如医学、心理学等,实际上它们是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大脑“灵犀”里有了多种元素的储备,就容易“触类旁通”或融会贯通;有时则经过糅合发酵,酝酿出某种未曾有过的“香醇”,一种艺术中“有意味”的韵致,这就是作品中“灵气”的体现。
  ③凡是有灵气的作品是不可模仿的,原创的美是不可重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