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80字。

  2022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一模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说“功夫在诗外”,意思是学习作诗,要关心诗外的天地;而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功夫在事外”,莫让眼前的锁屑(xuè)遮挡了视野。
  B.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zā),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C.留学生里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jàn),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
  D.和锋芒毕露(lòu)的奥本海默相比,邓稼先的忠厚平实妇儒皆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B.莫言表示,他每完成一个作品都诚惶诚恐,不是怕读者批判,而是对自己不满意。
  C.自俄乌冲突以来,在络绎不绝的舆论裹挟中,人们似乎无暇再思考冲突的根源,也难以保持解决冲突的该有的理性。
  D.相信通过各方合围,必能让电信诈骗早一点从这个社会销声匿迹,给人们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孔乙己和掌柜站在咸亨酒店的门口,他的脸色很不好,我不禁感到惊奇。
  B.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靠政府力量,同时也更要发挥国民自觉自律、互查互督方面起到作用。
  C.我们的先辈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D.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洁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4.中国新冠疫情的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而疫苗功不可没。可是你的叔叔说“反正大家都打了,所以我就不用打了,再说我这么强壮,一定不会感染的!”你将怎么跟他沟通呢?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打疫苗人人有责,您不打就是对别人不负责,赶紧打起来!
  C.叔叔,打疫苗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你好我好大家才好,建议您还是打一下吧!
  B.叔叔,不打白不打,反正不要钱,你还是打一下吧!虽然你现在强壮,可是不一定躲得了新冠啊!
  D.叔叔,让别人打而自己不打,有点太自私了,建议你打一下,给我们做个榜样吧!
  5.202年3月3日,已故科学家彭士禄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是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被追授为“时代楷模”。上世纪50年代,他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他负责引进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引领我国核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填入下面颁奖词空缺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          ,一辈子    。
  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A.为国家深潜 为理想澎湃 B.为理想澎湃 为国家深潜
  C.为人生奋斗 为祖国贡献 D.为祖国贡献 为人生奋斗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提纲挈领,统率全篇。后面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
  B.全诗风格闲雅激越,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慷慨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C.末两句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
  D.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迷醉山水的畅快心情。
  7.请描绘“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美好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①中空。嘐嘐聱聱②,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