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600字。

  2022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
  2022.05
  学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为了解古籍保护现状,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国家典籍博物馆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第一展厅主题为“国宝吉光”。阅读下面的介绍材料,完成(1)(2)题。(共4分)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脉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从古老的甲骨卜锌、钟鼎金文、碑铭石刻、简册帛书,到写印在纸张上的书籍手卷,中华典籍记述了历朝历代人们在典章制度、军事、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伟大成就,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本展厅汇集了国内2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的珍贵文献100余种,大部分展出文献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录》的珍品。如《资治通鉴》残稿,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仅存的司马光手稿;宋端平本《楚辞集注》为海内孤本,是目前宋本中年代较早且最完整的一部。
  2.第二展厅主题为“百代芸香”。阅读同学们整理的参观材料,完成(1)(2)题。(共4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藏书的传统。近现代以来,众多私人藏书家将所藏慷慨捐献给国有图书收藏机构,让珍藏的典籍以融入现代图书馆的方式得以永续流传。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坚信“文字典籍,天下公器”,在病重之际仍叮嘱后人将凝聚其一生心血的“双鉴”(宋刻本《资治通鉴》、宋内府写本《洪范政鉴》)藏书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成为藏书家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周叔弢、郑振铎、铁琴铜剑楼主人等一批藏书家,满怀爱国热忱,将所珍藏的古籍捐赠或转让给国家。那些曾经秘藏于私人藏书楼的珍稀善本,如涓涓细流汇入国有图书馆,成为国人共同的财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多年来,政府和公藏机构秉持保护古籍、促进海内外中华古籍调查和数字化合作的理念,协同社会各界,共同担负起守护国宝、传承文化的神圣使命。这对于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1)图2是藏书家傅增湘的书法作品,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体属于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B.字体属于隶书,笔画匀细,体正势圆。
  C.字体属于楷书,笔力遒劲,庄重端正。
  D.字体属于楷书,扁平工整,自由舒展。
  (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面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推动国内外古籍文化交流
  ②完善我国古籍的存藏体系
  ③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3.第三展厅主题为“汲古润今”。阅读同学们准备的解说词,完成(1)(2)题。(共4分)
  国家兴,典籍幸。典籍记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传统文化,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做好新时代古籍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和历史的深度“对话”。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典籍中的人物从书卷中走出来,在时空对话中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的缘起和流转,生动演译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期待“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宋应星与胸怀“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穿越300多年在稻田里握手,透过一粒种子,传承了造福人类的共同梦想。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让古籍在“用”中“活”起来。东晋葛洪的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录,“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正是从中得到启发和灵感,研发出青蒿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卷帙浩繁的典籍资源,正逐渐融入现代生活。________越来越多的古籍“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_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典”亮美好未来。
  (1)有同学对解说词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认为画线词语中也有错别字。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译”应写为“绎”B.“蒿”应读为“hāo”
  C.“帙”应读为“zhìD.“焕”应写为“涣”
  (2)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关联词语,使语句连贯、语意明确,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