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7690字。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彰显人类的真善美,表现复杂的人性和人生,在终极标准上,网络文学与其它文络文学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文络文学的批评需要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视野。但要能够显示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网络文学应该构建自我的批评标准。
网络文学要彰显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通俗文学本质上是民族的传统文学,以彰显本民族的特色。美国通俗文学总是表现着“山巅之城”的精神,如美国的科幻小说及其影视剧的改编;英国通俗文学中的绅士风度是各种人物的标配;日本文学中脆弱却又坚韧的精神两面性是人物的基本特征。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是通俗文络文学是中国通俗文学发展中的当代环节,表现中国文化传统是其立身之本。其实,彰显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写中国人的生活,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与题材的选择并没有根本的联系,张恨水写最本色的世情,金庸写江湖世界,他们的小说之所以被称为通俗文学的经典,就在于他们在小说中彰显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契合网络文学的特点,才能开展网络文学的有效批评。与对鲁迅等精英文学的批评不同,也与纸质通俗文学的批评有区别。网络文学批评固然要对作家作品展开批评,但它还是一种机制批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媒介机制批评。应该明确地认识到,网络文学就是一种文学信息流。麦克卢汉反复强调“媒介就是讯息”,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互联网这样的媒介对人的认知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二是创作机制的批评。网络文学打破了作者和读者构成的主动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形成了相对独立而又彼此交融的关系。这样的创作机制影响着文化摄取和价值判断。三是运行机制的批评。在网络文学的运行机制中,网络是舞台,写手是演员,导演是网站,演员根据导演的意图使自己变成某种角色,这舞台还是开放式的,谁都可以上来表现一番。
甄别优秀作品,是构建网络文学经典化的路径。经典的网络文学首先要有健康的精神状态。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化的文学表现,不是表现某一圈子或某一层面思想观念的小众文化,更不是作家个人情趣展现的文学读本。尽管受到读者影响,创作中作者仍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较好文化修养的作者,其思路主导着网络文络文学有“文青文”与“小白文”之分。“文青文”是文学青年写的文本的简称,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小白文”是指文学修养较低的文本。虽然网络文学并不排斥“小白文”,事实上,“小白文”占当下创作量的90%以上,但是,优秀的网络文学必然在“文青文”中诞生。那些被称作大神的网络文学作者粉丝众多,是因为他们写的基本上都是“文青文”。优秀的网络文学应有一个好看的故事,好看故事的构成既是文学修养的展现,也是市场判断能力的展现。此外,网络文学需通过跨媒介传播获取好口碑。健康的心理、较高的修养、好看的故事和良好的口碑是网络文学经典化路径的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也是优秀的网络文学的判断标准。
(摘自汤哲生《网络文学发生机制的关联性研究与批评标准的构建》,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学应构建自我批评标准,以显示对这一重要文学现象批评的有效性。
B. 网络文学无论选怎样的题材,彰显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C. 网络文学打破传统文学创作中作者创作、读者接受 模式,二者彼此交融。
D. 网络文学创作受读者影响,但其经典化的构建中作者的个人情趣仍占主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彰显传统、契合机制、甄别作品等三方面,指出了网络文学应构建自我批评标准。
B. 文章第二段列举了英、美、日等不同民族通俗文学现象,具体阐明了何 通俗文学之根。
C. 文章第三段梳理“网络”评价机制的三个方面,是为了论证互联网媒介对人认知产生的影响。
D. 文章第四段区分“小白文”和“文青文”,说明了优秀的网络文学需要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学《猎赝》中“粘碗盏法”“随形补缺法”等文物修复故事,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
B. 网络文学虽然有自我的判断标准,但与其它文学一样,也需要反映人性的真善美。
C. 网络文学需要跨媒介传播获取好口碑,因而与其它的判断标准相比,好看的故事是最重要的。
D. 网文创作者要有文化自信,创作时一定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让自己的作品变得庸俗、浅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奔月(节选)
鲁迅
聪明的牲口确乎知道人意,刚刚望见宅门,那马便立刻放缓脚步了,并且和它背上的主人同时垂了头,一步一顿,像捣米一样。
羿在垃圾堆边懒懒地下了马,家将们便接过缰绳和鞭子去。他刚要跨进大门,低头看看挂在腰间的满壶的簇新的箭和网里的三匹老乌鸦和一匹射碎了的小麻雀,心里就非常踌蹰。但到底硬着头皮,大踏步走进去了;箭在壶里豁朗豁朗地响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