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470字。
成都市XX中学高2022届高考模拟考试(一)
语 文
【温馨提示】: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及中国古代小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故事性。毕竟,一般中国人看小说的目的,大多是在看“情节”,“情调”则一向被忽视。基于此,学界对古代小说与史传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探讨得比较深入,而对其与诗骚传统的关联则缺乏足够重视。小说要讲故事当然离不开叙事,然而与西方所强调的“客观”叙事不同,中国古代文人则多崇尚“主观”叙事。中国古代小说不止承袭了史传叙事传统,还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
谈诗骚抒情传统自然要关注楚骚传统。最早将楚骚传统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司马迁、班固等史家。《史记》《汉书》等在叙事写人时,经常以骚体歌赋来渲染悲剧气氛,酝酿凄怆情调。《史记》等史传作品通过穿插骚体歌赋所取得的良好艺术效果,对古代小说产生了显著示范效应。唐传奇与《聊斋》成为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都充分吸取了楚骚传统之真髓,具有强烈抒情色彩及艺术感染力。《红楼梦》成为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所包含的多重悲剧意蕴使读者深感“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与曹雪芹对楚骚传统的成功借鉴密不可分。
古代小说中的诗词虽不乏意在抒情写意者,但多数还是用于情节建构或发表议论等,而且真中很多是作者炫才意识的产物;相对而言,经楚骚传统浸润的小说往往以作者自我为中心,其抒情性与文人性尤为突出,故事性与娱乐性却相对弱化。尤其那些浸润楚骚传统很深的小说,它们往往不以曲折跌宕的情节取胜,而是刻意渲染一种情绪,以主观情绪的起伏来自然而然地安排结构。
当然,楚骚传统对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影响应予以辨证看待。首先,小说家以骚体歌赋为叙事写人渲染悲剧氛围,营造感伤情境,使小说不至枯寂乏味,像《红楼梦》《花月痕》等小说都属于这种情况。其次,穿插楚歌与否并非衡量小说是否具有抒情性的唯一标准,有些小说中虽无骚体歌赋,但作者将楚骚传统内化为“诗心”而照样赋予其小说以浓郁抒情性,这在《聊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再次,有的小说穿插楚歌,并不意味着具有强烈抒情性,如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其作者主要出于炫才目的而非抒情需要才插入一些楚歌。说到底,小说家是否具有“诗心”并将之运化于叙事写人之中,才是决定小说抒情色彩浓淡的因素。
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抒情传统”,致力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陈世骧认为:“《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文学传统的源头,把叙事和抒情两项要素结合起来,只是两要素之主从或有差异。自此,中国文学创作的主要航道确定下来了,尽管往后这个传统不断发展与扩张。”以穿插的骚体歌赋为视角,可以充分认识到抒情性是中国古代小说富于民族特色的文体特征之一。
(摘编自陈才训《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偏重小说“故事性”的阅读习惯,使学界不够重视古代小说与诗骚传统的关联研究。
B.《红楼梦》的创作成功借鉴楚骚传统,增强作品的抒情性,使读者感受到多重意蕴。
C.古代小说中运用楚歌,未必能够增加小说的抒情色彩,有些只是满足作者炫才之需。
D.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将叙事与抒情结合,穿插骚体歌赋,使其抒情性富有民族特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基于中西方对小说的认知,提出中国古代小说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的论断。
B.文章举唐传奇与《聊斋》之例,旨在论证楚骚传统很早就被引入叙事文学领域。
C.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突出经楚骚传统浸润的小说更具有抒情性和文人性。
D.文章第四段从三个方面审视楚骚传统对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影响,具有思辨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小说与诗骚抒情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独到的学术眼光。
B.有人认为,“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同样具有诗人的气质”,这与本文理念不谋而合。
C.《聊斋》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是因为作者拥有“诗心”,并能将之运化于作品中。
D.古代史传叙事传统与诗骚抒情传统的交汇融合,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从2021年开始,腾讯、Facebook(脸书)、微软等国内外互联网知名企业开始全力布局一个新的领域,即元宇宙。在它们看来,元宇宙是移动互联网的继任者,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元宇宙可能会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也可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下一形态。元宇宙的探索将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走向新的阶段。探索发展元宇宙,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升级,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技术融合赋能实体经济。算力和数据是元宇宙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元宇宙和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5G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这几大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共同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从而将数字经济应用到全社会的各类运行场景中。同时,元宇宙也融合了对VR、AR、脑机接口、物联网等技术的前瞻布局。发展元宇宙,关键在于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
算力的多元化和精细化应用。算力是元宇宙的基础要素,也是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成了非常关键的生产力指标。人均算力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政府、金融科技、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互联网创新领域都需要算力支撑。
算力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摩尔定律中,芯片性能每18个月翻倍,而现在算力翻倍的时间基本上可以缩短到3~4个月。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促进算力中心的健康发展,就需要明确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算中心这些“应用”是什么,也就是如何把这些多元化的算力对应到不同的应用场景之中。比如,智算中心的发展主要涉及图像处理、决策和自然语言处理三大类,不同的应用场景适配不同的算力中心是发展算力的关键一步。
现阶段,我国必须要提升算力供应的韧性,打造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开展多元化算力创新,基于硬件、软件的应用开展自主可控创新。此外,国家已经宣布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让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数据中心依靠电力驱动,蓬勃发展的数据中心也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之一。所以,在发展算力时,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碳排放因素,加快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推动“绿色计算”的发展。
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价值赋能。除了算力,建设元宇宙和数字经济的另外一项重要的基础要素就是数据。202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明确数据成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等要求。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推进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为数据要素化、市场化奠定了稳固根基。现在,数据要素有了,关键是如何存储并使用这些数据。元宇宙是一个由数据组成的世界,分布式数据存储成为维持元宇宙持久运转的基本方式。同时,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数据生产者、管理者、整合者、使用者等角色之间的权利边界存在一定的模糊交叉,这导致数据要素的产权属性难以确认,也引发了大量数据滥用的情况,因而严重阻碍了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使用。所以,数据确权是数据要素实现流通交易和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于佳宁《元宇宙》)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宇宙是国内外互联网知名企业全力布局的一个新领域,元宇宙也许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
B.5G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融合赋能实体经济,也将促进元宇宙的发展。
C.算力是元宇宙的基础要素,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依据摩尔定律,算力翻倍的时间基本上是3~4个月。
D.推动“绿色计算”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快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首先界定元宇宙的概念,进而证明元宇宙是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能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B.文章通过对元宇宙与实体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明,明确了数据确权对于数字经济的意义。
C.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推进速度的加快,将引发大量数据滥用的情况,也将严重阻碍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使用。
D.党中央、国务院在数据要素市场,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社会数据资源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6.根据原文,简要概括元宇宙的探索将如何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坝上
李凤群
①开了年,唐松源整整七十四岁了,如果不是因为春节那个回乡的年轻人偶然尝到他的煎饼,并且把他的信息发到网上,关于他的姓名和年龄,知者甚寥。正月初五的傍晚,这个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临时起意,到坝上的节制闸口来寻找童年的印记,他东走走、西逛逛,并用手机拍拍乡村风景。在闸口的水泥墩边,他遇到了一个煎饼摊。煎饼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节制闸口。看到有客来,老人起身搓搓手,开始倒油做煎饼。年轻人尝了一口,直喊“童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