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610字。

  2022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试卷满分 150分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纸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 徘徊(huái)提供(gōng)颁布(bān)消声匿迹(xiāo)
  B.烦躁(zào)严峻(jùn)殷红(yīn)见异思迁(qiān)
  C. 滋润(yùn)和蔼(ǎi)诀别(jué)耐人寻味(nài)
  D.修葺(qì)畸形(jī)聪颖(yǐng)人声鼎沸(dǐng)
  2.选出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一位作家说过∶"人拥有宁静的时光,这本身便是幸福,而宁静的时光阅读会显得尤其美好。"通过    的阅读、我们可以_    到温暖的阳光地带,采撷到    的花朵,   生命的高洁与伟岸。
  A. 坚持不懈  寻觅  五彩缤纷  领略
  B. 坚持不懈  寻访  五彩斑斓  领略
  C. 始终如一  寻访  五彩缤纷  领会
  D. 始终如一  寻觅  五彩斑澜  领会
  3.选出下面语段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古老的文明一般都是伴随着农业而发展的,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均是如此。(B)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农业始终是立国之本,保护农耕就是保护国家令脉。(C)从战国以来,长城一直肩负这一伟大使命。(D)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长城对农耕的保障作用,使中国具有人口众多和民族多元一体。
  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豪放派形成于宋代,与婉约派并称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晏殊、李清照。
  C.《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宋末元初文学家。生,对晚辈读书人
  的称呼。
  D.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5.选出下列对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 ▲ )(2分)
  饮清(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这首诗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所写的一组五言古诗中的一首,诗人借"饮酒"的话题,
  发出了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B.诗的三四句采用反问的形式,揭开了前二句的谜底∶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
  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C.诗的五六句是妙手偶得之笔,其中"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契合了全诗闲远散淡的氛围。
  D.最后两句中"真意"指自然的意越,"忘言"指不知怎样表达,这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既神往又迷惘的情形。
  6.名著阅读。
  (1)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速则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B.《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相貌端庄慈祥,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法力,帮助孙悟空收服红孩儿,他就是菩提祖师。
  C.《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此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D.《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2)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名著《红岩》的情节片段回答问题。(2分)
  情节片段∶
  成岗抓起一块石头,准备着。黑暗的瓦砾堆,亮了一下,楼板放揭开了。一个满头白发的人,突然出现在成岗面前。微光中,看得见他满脸剂猬一样的胡须,一对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光。……."慢着。"他迎着扑上前来的成岗,挥了挥手,……他露出被拔光了牙齿的牙龈笑了一下,明亮的眼睛转向齐晓轩∶"我有事情我你。"
  文中的"他"指的是谁?在监狱中他是用何种方式长期坚持斗争的?
  7.首届全民阅读大会4月 23日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请你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60字左右)(3分)
  8.古诗文默写(13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3)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4)斯是陋室,____。(刘禹锡《陋室铭》)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     (《论语??为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