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80字。

  2022年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 (共14分)
  学校开展“故宫六百年”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编辑的微信朋友圈留言 请你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将它补充完整。(2分)
  “宫”是会意字,甲骨文外形像围墙,内部的两个“口”像围墙内的若干房屋。金文、小篆继承了甲骨文,隶变后楷书写作“宫”。故宫本叫紫禁城,共住过24位皇帝.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故宫再无皇帝居住。由此可知。故宫意为_____________。   
  2.一位同学买了本《故宫日历》,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 分)
  自故宫出版社以1937年旧版为蓝本推出2010年《故宫日历》以来,新版《故宫日历》已经走过了13年历程。《故宫日历》是集日历和记事本于一体的图书。日期页正面印有公历和农历日期、二十四节气等信息。背面是故宫院藏书画、器物等珍贵文物的精美图片,以生肖作为每年的出版主题,2022年收录的便是与虎相关的文物图片。日期页还特意留有充足的空白,便于读者记事。《故宫日历》【甲】是一本日历,【乙】 承载着故宫厚重的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故宫日历》也在不断的创新。内容与时代勾连,呼应冬奥会等时事热点;形式上,封面在保留碑拓集字的同时设计得更加生动活泼。【丙】色彩于传统中散发着国潮的味道;装帧由铁圈打孔变为布面精装,可以日常使用而不丢弃,体现出故宫零废弃的环保理念《故宫日历》正不断换发新的生机。
  (1)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废弃”应写为“费弃” B.“髓”应读为“suǐ”
  C.“换发”应写为“焕发” D.“拓”应读为“tà”
  (2)有同学不能确定【甲】【乙】两处应使用什么关联词语,对【丙】 处使用的标点符号也有疑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甲】不仅 【乙】还 【丙】;
  B.【甲】虽然 【乙】但是 【丙】;
  C.【甲】不仅 【乙】还 【丙】,
  D.【甲】虽然 【乙】但是 【丙】,
  (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2 分)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术课上,同学们观看了《国家宝藏》节目,被故宫藏品李白的《上阳台帖》深深吸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题。(4 分)
  (1)下面是同学们对李白书法作品的评价,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书法苍劲雄浑、气势飘逸,用笔收放自如,笔力劲健
  B.字宽博开张,稚拙而放逸,其间架结构参差跌宕,奇趣无穷
  C.作品体现了一种苍茫、浑厚之感,文中大字小字错落有致
  D.作品字体方正,结构匀称,用笔刚健有力,开合有度
  (2)《上阳台帖》是李白寻访道骨仙风的司马承祯时所作  李白一生交友丰富,有很多诗是写给友人的,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诗句) (2 分)
  4.下面是同学们活动感受中的文字,其中修辞方法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故宫日历》上,长了翅膀的小老虎双脚踏云而来,瞪着绿色的大眼睛向我发出邀请,太可爱了。
  B.每一次参观故宫都是乐而忘返  那朱墙黄瓦,光彩夺目;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一花一木,栩栩如生。
  C.角楼如一位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老人,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
  D.儿时参观故宫,只是浮光掠影,印象不深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故宫的魅力。
  二、古诗文阅读 (共18分)
  (一)默写 (共5分)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1 分)
  6.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 分)
  7.寓逆旅,主人日再食,_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 分)
  8.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军营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9、10题 (共5 分)
  江城子密州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