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350字。
议论精辟,深受启发
【经典示范】
圆 圈
刘晔
黄昏时分,海浪温柔地拍打着沙滩,一个小女孩用木棍在沙滩上的同一个地方画着一个又一个圆,总觉画的圆不满意。突然,她抬起头问:“妈妈,为什么我的木棍跳出那个圈那么难?”
妈妈微笑着说:“因为它捆住了你的心灵。你为什么硬要去画那个圆圈,不去画更美的图形呢?”
妈妈的话道出了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自己深陷其中却又不能自拔的道理。
在美国西部,有一所很大的农场,里面养有一群牛。奇怪的是,那群牛从来都是乖乖地待在圈内不往外跑。于是,有人向农场主询问驯牛的秘诀。
农场主说:“我在牛栏周围都圈上了电网。”
“可电费也是笔不小的开支呀!”
农场主哈哈大笑:“你放心吧,老弟!只要在开始的两天通上电,以后就可以断电了!”说完,他把手放到电网上,用自己的安然无恙来作证明,询问的人才相信了他。
可是,没电的网,牛怎么会怕呢?原来,牛并不知道主人已经断了电。以前被电击的苦头让它们相信电网一直有电,是它们自己把自己吓住了。
牛对电网的恐惧让它失去了自由,心甘情愿地被束缚在狭小的圈内。电击的恐惧把牛的心死死地圈住,让它们只能做任人宰割的牲口,这和上面小孩画圆圈的故事一样,都是圆圈的力量。
这世上被圈住的又岂止是那个小女孩和牛群呢?
莎翁笔下的奥赛罗一直忌讳神谕,结果最终逃不出命中的桎梏,心理上的怪圈把他牢牢地捆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身居封建礼教的圈中,结果只能被社会无情地吞噬。契诃夫作品中的那位“套中人”更是用圆圈把自己圈得昏头昏脑,把自己包在一个套子里,更不知僵化心灵的绳索早已把他的灵魂勒死了。
现实中终日蜗居家中的人,也只因害:怕外界那陌生的东西。心中的恐惧让他们缩手缩脚,而让假想中的危机幻化成一个又一个坚固的圆圈把他们的心牢牢地困住了;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心扉紧闭,让一根看不见的绳索束缚着自己,以换得囚禁般的所谓“安全感”,最终让自己陷入封闭的圆圈里?
不要小看圆圈的力量,它是心灵的绳素,无时无刻不在窒息着你的灵魂。这些圆圈也许来自你自己,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你的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如果不跳出去,将终生被圆圈奴役。
走出那个自画的圆圈,打破那个桎梏似的圆圈吧!不要害怕圈外的世界,圆圈以外有广阔的原野让你奔跑,有无边的天空让你飞翔,也许有一天,你就是骏马,就是雄鹰。
赏评:
这是一篇成功运用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的典范议论文。作者以“圆圈”作比喻,以小女孩的深陷圆圈而不能自拔的故事引出话题,继而再引用了牛被思想的电网圈住而不敢走出牛圈的事例,形象说理;接着又引用名著典型人物的陷入思想怪圈的例子,生动具体地论述了我们必须要打破思想怪圈,挣脱思想束缚,让思想自由飞翔的观点。文章思路清晰,论据充足,论证方法运用得当。
【妙招揭秘】
考场上要想写出能够得高分的议论文,就要设法从尽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出来,做到感悟独到精警,使人深受启发。为此,应着力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论点,新颖独特吸人眼球。
论点的提出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大胆提出发人深思的见解。面对熟悉的事物,深入挖掘、分析,想别人之所未想,发别人之所未发,阐述别人没阐述过的观点,才会让读者耳目一新,深受启发。为此,我们可以向深处想一想,以便在提出观点时揭示出本质。如“中国民众一年的购书费跟手机短信费基本持平(现象),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讽刺,嘲笑了中国人精神缺失(本质)的现状。”也可以向前面想一想,探明事物的原因,以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如“自己丰富(前提)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前提)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前提)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还可以向后面想一想,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见性越强,提出的观点给人的启发性就越大,如“看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不仅要看它一年的升学率(现状),更要看它10年、20年后的成才率(发展结果)。”
二、运用论据,活用材料生动典型。
论据要想证明论点,首先,必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其次,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再次,论据要新颖,应尽可能寻找一些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如《放飞孩子》一文的论据:“清华大学曾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