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310字。
“C20”教育联盟2022年九年级第三次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卷)
命题单位: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教育集团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能改。(《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成长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时我们往往借助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激励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新的境界。
(6)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杜甫面对茅屋被秋风吹破,却能够推己及人,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唤;辛弃疾隐居之时仍渴望建功立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
【答案】 ①. 人恒过 ②. 门庭若市 ③. 风正一帆悬 ④. 为报倾城随太守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⑦.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⑧.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⑨.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⑩. 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悬、俱、赢、生前身后”等字的书写。
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一叶暗空下的扁舟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在一番庄严肃_______(mù)的感觉之中,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文段横线中填入相应的汉字。
视接千载( ) 扁( )舟 肃mù( )
(2)“神谕”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短语的类型与“万家灯火”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道亮光 B. 紧密相连 C. 风平浪静 D. 这个世界
(4)“沐浴双手,然后捧卷”的古风令人钦佩,古人读书的刻苦精神更让人景仰。下列成语与古人苦读无关的一项是( )
A. 悬梁刺股 B. 断章取义 C. 断齑画粥 D. 车胤囊萤
【答案】(1) ①. zǎi ②. piān ③. 穆
(2)神的指示,这里是指获得书本中的智慧。 (3)C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视接千载(shì jiē qiān zǎi):形容视野连接古今。
扁舟(piān zhōu):小船。
肃穆(sù mù):严肃庄重。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理解。
“神谕”形容神的指示、旨意。“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在此指从书中得到的知识,获得的智慧,得到的启迪。
【小问3详解】
“万家灯火”为偏正短语;
A.“一道亮光”为偏正短语;
B.“紧密相连”为偏正短语;
C.“风平浪静”为并列短语;
D.“这个世界”为偏正短语;
故选C。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悬梁刺股”指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B.“断章取义”原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C.断齑画粥——北宋时期,范仲淹小时家贫,只好住在庙里读书,昼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现形容虽贫苦但努力学习;
D.车胤囊萤——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
故选B。
3. 九(1)班将举行“走进章回体小说”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每回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为了说明这一特点,小波同学找到以下回目进行说明,请你帮忙完善(任选两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