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20字。

  2021-2022学年建邺区第二学期练习(二)
  九年级语文学科
  一(23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5分)
  建筑是物化的记忆,它  ▲  是人类的栖居处,  ▲  是历史的见证者。建筑之美,不仅在于它的视觉奇观,更在于它的(  ▲  )。不论何种建筑派别,都离不开匠人们的精心雕zhuó。华夏文明,千年流转。一砖一瓦,一转一折,都是文化的精粹,让我们自豪。
  (1)为加点字注音:栖(  ▲  )居(1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雕zhuó(  ▲  )(1分)
  (3)将第一句中空缺的关联词补充完整:  ▲      ▲  (2分)
  (4)结合上下文,补充第二句中空缺的短语:(   ▲   )(1分)
  学校正在为校内建筑景观征集名称,你也参与其中。
  名称 依据
  笃学亭 《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①    ▲    。”
  破浪桥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②    ▲    。”
  不染池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  ▲  。”
  [甲]  ▲  坡 陶渊明《饮酒》:“④    ▲    ,悠然见南山。”
  [乙]  ▲  林 ⑤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豁然路 陆游《游山西村》“⑥    ▲    ,⑦    ▲    。”
  2.补全表格中①-⑦处。(7分)
  3.观察表格内容,你会将[甲]命名为“(1)  ▲  坡”,理由是    ▲    ;[乙]命名为“(2)  ▲  林”,理由是    ▲    。除了《定风波》外,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该词作者的其他诗词,如(3)《   ▲   》等。(6分)
  4.看到“豁然路”,你联想到《桃花源记》中的“豁然开朗”。这句话中的“豁然”与词典中的(  ▲  )释义更接近。(3分)
  A.无所拘束貌     B.开阔貌     C.开悟貌     D.拟声词
  5.参加活动过程中,你对“亭”的历史产生了兴趣,查阅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
  (《说文解字》)                     (《睡虎地秦简》)
  结合两则材料,你猜测“亭”这一建筑在秦汉时的基本构造是(1)  ▲  。后来人们根据该建筑的造型特点,将“亭”的字义引申为(2)   ▲   ,如“亭亭玉立”。(2分)
  二(43分)
  (一)古诗文阅读(13分)
  【甲】望江南 超然台作①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②。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③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②咨嗟:叹息,慨叹。③新火: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乙】超然台赋序①
  [宋]苏辙
  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其地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陋,四方宾客不至。受命之岁,承大旱之余孽,驱除螟蝗,逐捕盗贼,廪恤饥馑②,日不遑③给。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乃因其城上之废台而增葺之,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以告辙曰:“此将何以名之?”辙曰:“今夫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安于其所而已。其乐不相及也,而台则尽之。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海,嚣然④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⑤超然。’尝试以‘超然’命之,可乎?”因为之赋。
  (节选自《苏辙集(全四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有删减)
  [注]①熙宁八年(1074),苏轼命人修葺密州城北旧台,并写信给苏辙,求台名并赋。苏辙即作赋并此序。②廪恤饥馑:开仓放粮,赈济体恤灾民。③遑:闲瑕。④嚣然:轻狂,浮躁。⑤燕处:退朝闲处。
  6.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2分)
  几 年 而 后 少 安 顾 居 处 隐 陋 无 以 自 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