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190字。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5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请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俯瞰(kàn)     恪守(kè)    热忱(chén)    强词夺理(qiáng)
  B.蓬蒿(gāo)     羁绊(bàn)   狡黠(xiá)     孜孜不倦(zī)
  C.静谧 (mì)    抉择(jué)    粗糙(zào)     吹毛求疵 (cī)
  D.赡养 (shàn)   憎恶(zēng)   慰藉(jiè)     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糟塌      修葺       剽悍      喑哑        络绎不绝
  B.枯涸      掺和       翘首      亵渎        相得益章
  C.殉职      旁骛       诠释      祷告        蹑手蹑脚
  D.干躁      伫立       褴褛      瞥见        拈轻怕重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担当”是什么?冲锋在前是一种担当:医务人员在累得筋疲力尽时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救援官兵在大地分崩离析时勇敢无畏地奔赴灾区。默默坚守也是一种担当:邓稼先在茫茫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而殚精竭虑……
  A.筋疲力尽       B.分崩离析      C.锲而不舍             D.殚精竭虑
  4.下面句子存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请指出并加以改正。(2分)
  学校围绕“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这一主题,让师生通过阅读扩大文化底蕴,通过经典诵读让孩子学会做人,让书香伴随师生成长。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目的的读书是最有效率的,是最能看得见效果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确定一个读书的目的,并不是叫我们局限在小范围之中,而是叫我们做集中的研究而已。
  ① 我们的阅读范围越广,触类旁通的机会越多,我们读书的效果就越大
  ② 但是无目的的读书也不是全无效果
  ③ 但是我们不能囿于自己研究的范围,其他的书一概不看
  ④ 了使读书容易见效并且产生兴趣,最好是采取有目的的读书方法
  ⑤ 不过效果是间接而微小的,甚至不易被发现罢了
  A. ①⑤②③④     B. ②⑤①③④     C. ②⑤④③①    D. ①③②④⑤
  6.古诗文默写(12分)
  (1)故园是心的归宿:辛弃疾笔下有“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范仲淹词中有“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2)一次行走,一道风景;一段旅程,一种人生。诗人王湾乘船来到北固山,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描绘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壮景;陆游去职回乡,在《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3)心持家国情怀,肩担时代重任,善养“浩然之气”,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何为浩然正气?是“富贵不能淫,________ ,____________”(《<孟子>三章》)自我坚守的人格品质;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为民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舍生取义之志。
  7.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举办“我爱读书”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任务。
  活动一:名医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