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60字。
西宁市2022年初中学考九年级调研测试(一)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0分)
(请将第1~5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 褴褛(lǚ) 娉婷(pīng) 味同嚼蜡(jué)
B.斡旋(wò) 眺望(tiào) 惆怅(chóu) 气冲斗牛(dǒu)
C.窗棂(líng) 禁锢(gù) 狩猎(shǒu) 咄咄逼人(duō)
D.热忱(chén) 愧怍(zuò) 翌日(yì) 恹恹欲睡(yà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暴怒 锋芒毕露 诚惶诚恐 雕梁画栋
B.澎湃 美不盛收 骇人听闻 因地制宜
C.倜傥 大相经庭 仙露琼浆 吹毛求疵
D.伸吟 长途跋涉 哗众取宠 置之不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代北斗人锲而不舍、砥砺前行,走过25年的建设历程,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发展之路。
B.《经典咏流传》中古典诗词和现代旋律完美融合,二者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映照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D.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
B.如今初中生近视率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户外活动不足、用眼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C.西宁市民族博物馆举办的非遗体验活动,让人们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即使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5.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梅岭三章》的作者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陈毅。这三首诗表达了作者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B.《礼记》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C.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
D.“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这个句子是承接复句。
(请将以下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6.诗文默写。(10分)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3),。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表现将土们忘身报国之情的诗句是:,。
(5)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二、综合性学习(共7分)
当冬奥会遇见中华传统文化——汉字,一份独属于中国人的诗意和浪漫也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振华中学开展以“魅力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汉字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它以独特的魅力赢得世界的认可。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以“冬”的写意草书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材料二】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仪式中,出场顺序体现出中华文化的自信与魅力。除了第一位希腊(发源地)和最后一位东道主中国,其余都是按照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名称汉字首字笔画数来排序的,排序从此不再只是“A到Z”的游戏了。这是汉字文化的力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也是世界规则的制定者。
【材料三】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敦实、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也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有力的身体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冰墩墩”的熊猫角色,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向世人呈现更加自信、更加多彩的中国。
7.请阅读三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2分)
8.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汉字“墩墩”之美,美在含义;,;汉字“墩墩”之美,美在哲理。
9.小华从小喜欢书法,而且每天坚持书法练习。临近中考,妈妈认为应多做练习题复习巩固学科知识,书法练习浪费时间。如果你是小华,你会如何和妈妈沟通。(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
(一)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问题。(3分)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