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520字。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选择困难症”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你就是答案》中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
  确实,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会不断面临选择,小到今天吃什么,大到上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可以说,我们一辈子都离不开选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社会,有选择困难症的人越来越多了。
  不信,去餐馆看看,多的是人在A套餐和B套餐间摇摆不定,问答类网站上,也多的是人在问:“我该选择哪个?”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出现选择困难的人,一般还会伴随着一些其他心理亚健康的状况。比如说并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喜欢或者讨厌什么。因为不够了解,内心就很容易产生冲突,最后会因为把握不了内心的真正需求而难受不已。
  选择困难症,似乎成了现代社会人的通病,也是很多人最想解决的问题之一。
  【材料二】
  选择困难背后的“心理”
  “选择困难症”其实是一种心理反应。其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带有强迫性质地追求完美,将所选事物赋予了太多的意义,直接导致无法轻易地做出抉择。 第二,过去曾因为选错而成重大损失,这种情况也会造成在之后的选择中面临选择困难。 第三,独立意识差,害怕承担责任,不自信就是其表现之一。每次做决定的时候总是担忧:如果选择这个,结果不好可咋办。害怕承担选择的后果,害怕承担不选择的后果,这就是典型的极其不自信的表现。而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通常和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系,若是在非独立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以后更容易出现抉择困难。
  “选择困难症”本身不是病,不过,如果严重到影响了正常生活,可能就需要去看心理医生了。
  【材料三】
  怎样快速做出选择纠结,说明你有多种选择,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想从不相上下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你自己的。
  不妨参照这三个方法。
  1.列个表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任何一种纠结都是得与失、选择与放弃两种力量的角逐。可以把每件事的好处和坏处列出来,再按重要性排序。如果好处比坏处多,或者虽然只有一个好处,但这个获益非常重要,那么这件事就值得去做,反之亦然。
  2.赌一把
  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选择旗鼓相当,理性计算可能帮不上忙,这时就得听从内心,靠直觉去“搏一搏”。可以先暂时停止思考,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等思维彻底放松下来再回头看选择。那个在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往往就是你真正想要的。
  3.放弃“最优解”
  如果有最佳选择,立马决定;如果选项平分秋色,则随心随性。不要过度纠结“最优解”。毕竟客观上“最优”的东西也不一定适合你。
  11. 根据以上材料,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选择困难虽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却有着它的危害,比如我们经常因为选择困难而浪费时间,同时还会有其他的心理亚健康状况。
  B. “选择困难症”本身不是病,没到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程度,就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C. 有多种选择,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不必纠结,选出最适合你自己的就好。
  D. 解决选择困难的办法:用列表的方式,把几种选择的好处列出来,选出好处多的;当面临的选择旗鼓相当时,相信直觉:放弃对最优解的执着,达到快速选择的目的。
  12. 班会上小丽分享了自己表姐的“选择困难”案例。请结合材料二,帮忙分析其选择困难背后的心理原因。
  小丽:我表姐今年面临考研,一直纠结到现在也没有选好学校。差不多确定了一个,但又嫌那个学校专业不太好,因为选好专业在就业时更有优势。好不容易选了一个专业比较有优势的,但学校又没什么名气,名牌也非常重要。后来有了一个学校强、专业强的,但又不好适应那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有助于学习。她说,这是她的人生大事,必须做出最理想的选择。好纠结!现在她想到考研这个问题就会焦虑,无心干其他事情。
  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阅读选文,回答11-12题(5分)
  【材料一】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言:“随着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世界冰雪运动的历史将以北京冬奥会作为分界线。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