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350字。

  黄石市2022年6月九年级终极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①在陆游《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国忧”作了最好的诠释。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xīn zhì不变,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写照。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样《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②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堆砌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甘延寿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数中华儿女( )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戚继光,③一代名将,奋起组建“戚家军”,面对倭寇入侵,潜心操练,终将倭寇赶出国门。李文波,一个普通的南海守礁士兵,二十年坚守,他从健壮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他就是守护祖国的一块()的礁石!④爱国是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已任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hóngyáng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___,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juàn qì         B.juàn qī         C.quàn qī        D.quan qì
  2. 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心志 弘杨           B. 心智 弘杨
  C. 心志 弘扬           D. 心智 弘扬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 执着 坚不可摧       B. 执拗 坚不可摧
  C. 执拗 首当其冲       D. 执着 首当其冲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
  A. ①处修改为:陆游《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国忧”作了最好的诠释。
  B. ②处修改为“近代正是用鲜血和生命的无数仁人志士,堆砌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
  C. ③处修改为“一代名将,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面对倭寇入侵,终将倭寇赶出国门”。
  D. ④处修改为“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
  ②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③是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
  ④中华文化是世界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②①
  6.综合性学习(4分)
  班级开展“天下国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任务一:在爱国诗歌朗诵活动中,请你仿照示例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爱国诗句。(古诗新诗都可以)(2分)
  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
  某留学生在新浪微博发起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倡议一出,广大网民,特别是国内的青年人和海外留学生纷纷响应,不到20天,“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已突破6000万阅读量,有6万余条讨论。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网友上传了自己与国旗的合影,将爱国之情“大声说出来”,传递爱国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共8分)
  “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国文人把“家国情怀”融进了自己的诗词文赋中。
  杜甫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济世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直抒胸臆,抒发了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过零丁洋》);听到歌女吟唱的靡靡之音,杜牧发出了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愤怒呼喊,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泊秦淮》);虽遭贬谪,范仲淹不改初心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岳阳楼记》)。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0分)原创
  杜牧,字牧之,善属文。第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是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
  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德裕善之。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在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